1.孙子文化园的自然条件

2.东营广饶天气东营市广饶县天气七天预报

3.东营河口的简介

东营年度最低气温_2020年东营最低气温

东营气候一般在1月份到冰点。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多刮北风、西北风,雨雪稀少。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206天,不小于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孙子文化园的自然条件

营夏季的气温查询。

东营夏季冷不冷?东营夏季平均温度是 8℃ ~ 18℃。

白天平均18℃,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

夜间平均 8℃ ,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东营夏季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 河口(20℃ ) 、垦利(20℃ ) 、利津(20℃ ) 、广饶(20℃ )

东营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东营(8℃ ) 、广饶(9℃ ) 、垦利(10℃ ) 、利津(10℃ )

东营广饶天气东营市广饶县天气七天预报

地理位置

孙子文化园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营市南部,周边旅游丰富。北连东营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南靠淄博市临淄齐国故都,东接潍坊市生态博览园,西邻滨州市博兴县兴国寺,东北部濒临与渤海莱州湾,东南部毗邻青州市青州云门山风景区。

气候

孙子文化园地处温带,属季风性气候,境内气候无明显差异。气候特征是雨、热同季,大陆性强(大陆度66.4),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季为3~5月,气温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为6~8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气候湿热。秋季为9~11月,气温急降,雨量骤减,天高气爽。冬季为12~2月,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境内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34.0小时,年日照极值2881.4小时。历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气温最高18.8℃,年平均气温最低6.8℃。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23.3℃。降水量历年平均587.4毫米,多集中在6~9月。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多吹西北风,春、夏季多吹东南风,初秋多吹东南风,晚秋多吹西北风。常年始霜期为10月21日前后,常年终霜日在4月6日前后,年平均无霜期为198天。

动物植被

动物中水生动物主要有各类鱼、虾、贝、毛蟹等。畜禽有马、牛、羊、鸡、犬、猪等;野生兽类有野兔、刺猬、黄鼠狼等10余种;鸟类有麻雀、鸭兰、喜鹊、啄木鸟等。

植物中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等;蔬菜有大、萝卜、大蒜、茄子、辣椒、黄瓜、韭菜、大葱、芹菜、西红柿等40余种。有各种树木(包括变种)93种,主要有杨、柳、槐、榆、桐等,经济树有苹果、枣、桃、杏、桑、葡萄、山楂、梨等近30种。水生经济植物主要有苇、蒲、藕等。药材有车前子,蒲公英、益母草、香附、茵陈、枸杞、蛇床子等284种。另外,发展银杏、人参果等种植业,并引进了巴西木、南洋杉、荷兰郁金香等花木。

东营河口的简介

1、广饶二十四小时天气预报2、今年山东东营的降雨量是多少3、关于东营的气候4、东营全年的气候概况5、局部地区能见度低于200米,东营迎来大雾天气广饶二十四小时天气预报

周二,06月14日,农历五月初十(实时温度:26℃

19~28℃

多云转小雨南风3-4级

今年山东东营的降雨量是多少

2006年我市1-7月份降雨情况分析如下:

截止7月31日,全市平均降雨量为260毫米。其中,广饶县232.6毫米,东营区229.9毫米,垦利县250毫米,利津县287.8毫米,河口区299.8毫米。

1、枯季降水。2006年1月至4月(枯季降水可概括为:全市大部分地区降雨较为平均,北部略多于南部,但降水总量比常年大为减少。全市枯季累积降雨量17.2毫米,其中广饶县14毫米,东营区17.6毫米,利津县18毫米,垦利县18.6毫米,河口区18.8毫米。逐月降雨情况,2006年1月份降雨1.7毫米,2月份降雨4.3毫米,3月份降雨0.3毫米,4月份降雨10.9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6成,基本未出现有效降雨,旱情发展迅速。

2、汛前降雨。2006年汛前(5月全市降水总量为63.3毫米,比之前4个月突然增多,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7成。5月4日至5日、5月26日至27日出现2次强降雨过程,分别为22.7毫米和26.9毫米,我市旱情大为缓解。

3、汛期降雨。全市2006年汛期(6-7月份降雨量177.5毫米,以利津县211.6毫米为最大,河口区201.3毫米、垦利171.8毫米、广饶县156毫米、东营区150.1毫米。6月13日、16日、28日、30日,7月24日、29日共出现6次强降雨过程,分别为23.2毫米、14.4毫米、19毫米、14.4毫米、19.3毫米和49.3毫米。其中7月29日至7月31日全市首次出现今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有4个乡镇日雨量达70毫米以上,即:垦利县董集乡91毫米、胜坨镇77毫米,河口区新户乡89毫米、太平乡87毫米。另外,9个乡镇出现50毫米以上的暴雨。此次降雨过程因强度大,时间短,造成我市部分乡镇农田出现内涝,城区出现大面积积水。

关于东营的气候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

气温:东营市常年平均气温12.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6℃。年内温差为29.6℃。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6~7月,极端高温为41.5℃(12年7月5日,广饶县;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1~2月,极端低温为-23.3℃(12年1月27日,广饶县。

东营全年的气候概况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温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555_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2004年,东营市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黄河全年径流量1913亿立方米;2004年,黄河全年径流量1982亿立方米。

明显偏多,日照明显偏少;由于气象条件时空分布不均,年内春旱夏涝、大风、暴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多。全市年平均气温13.8℃,较常年偏高1.0℃,与上年同期相比偏高0.6℃;冬季极端最低气温-13.8℃,出现在1月22日(广饶;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7.2℃,出现在6月11日(河口。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61.6毫米,较常年偏多37.0%(偏多205.7毫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少24.4毫米;各地年降水量在855.3(垦利~703.1毫米(河口之间。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605.4小时,较常年偏少52.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多184.0小时;各地年日照时数在2711.2(河口~2412.1小时(广饶之间。全年无霜期为231天。

局部地区能见度低于200米,东营迎来大雾天气

23日5时,东营市气象局发布大雾**预警信号。

目前,东营市东营区、广饶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预计今天早晨到上午,全市大部地区大雾天气将持续,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200米。此外,记者由高速交警指挥中心了解到,受当前大雾影响,东营境内高速处于全线封闭状态,过往车辆请绕行。

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准备工作;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3.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4.户外活动注意安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河口区属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市辖区,成立于年,土地面积2600平方公里,辖辖1个街道、3个镇、3个乡,178个行政村,23万人。

河口区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富集,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亿吨,天然气储量170亿立方米,境内油气年产量占胜利油田的47%,成为胜利油田的主产区。这里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高浓度囟水储量,有储量近6000亿吨的巨型盐矿,发展盐业和盐化工条件得天独厚。

河口区临河濒海,三面环水,东、北两面为大海环绕,南临黄河。具有宛延绵长的黄金海岸线,属我省拥有海岸线最长的县区之一,人均占有海岸线居全省之首。黄河冲积使这里拥有广阔的滩涂面积和浅海海域,鱼、虾、蟹、贝类丰富,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的美称。黄河水滋润着河口大地并在此大量蓄集,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淡水养殖渐成气候。“海上河口”已成为“海上山东”这一我省跨世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口区水草丰茂,芦荻森森,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昭示着这里发展畜牧业所具有的广阔前景。黄河故道,百里沃野,林木葱郁,稻荷田田,盛产的黄河口大米、金丝小枣、冬枣等一系列名优产品声名远播,“绿色食品”的生产在河口已形成规模。数十万亩的芦苇使这里成为华北最大的芦苇生产加工基地,小小芦苇发展成了大产业。

河口区内通车里程1235 公里,高速公路贯通南北;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规模初具;拥有独立的电网系统;全区程控交换机容量达到2.5万门。区属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石油、石油化工、盐业、建筑建材、树脂化工、木器制造、水产加工、电子、纺织、交通运输为主体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拥有38大类1800多种工业品,年产值以30%的幅度递增。 河口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北东两面临渤海,近海浅水域宽阔,热量吸收能力小,地势平坦,大陆性季风影响甚于海洋,故而形成冬寒夏热,四季分明的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2℃,年平均地温为15.0℃,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8小时,全年平均无霜期为234天,冻土期44天。

2006年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0.4℃。年极端最低气温-15.1℃,出现在2月9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6.9℃,出现在6月18日。终霜日出现在每年4月2日,较常年偏晚12天;初霜日出现在每年的11月11日,较常年偏晚1天;无霜期222天,较常年偏短13天。2006年总降水量479.6毫米,较常年偏少76.5毫米。全年大雨(日降水量≥25毫米)日数7天,日最大降水量51.1毫米(7月31日)。2006年日照时数2529.1小时,较常年偏少271.7小时。

2006年河口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略偏高,冬季有阶段性寒冷、夏季有阶段性酷热;降水较常年偏少,夏季出现了局部雨涝,入秋以来,长期干旱少雨,使旱情持续发展;春夏季节光、温、水配合较为合理,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土地

2005年底,河口行政辖区土地总面积320.8万亩,人均占有15.66亩,是山东省人均占有土地的6倍,是东营市人均占有土地的2.3倍,其中农业人均占有37.93亩。耕地总面积58.5万亩,人均占有2.93亩,农业人均占有5.04亩。

河流

黄河是河口区内最大的过境河流,潮河以西的顺江沟是东营市与滨州市的边界河道,其他河道主要为独流入海河道,自西向东依次分别为潮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神仙沟、新卫东河等。以上河道除黄河以外,皆由南向北注入渤海。

河口区地处黄泛平原渤海之滨,当地水十分匮乏。由于区内主要河道皆为季节性河流,汇流面积小,且径流量主要集中于汛期的3~5次暴雨之中,加之河流源短流急,以及因盐碱土地的盐化,地表水的含盐量较高,故地表径流难以利用。同样,地下水矿化度高,多为苦咸水,也难以利用。黄河水是本区唯一可供利用的(客水)淡水。根据多年年实测降雨资料分析,河口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4.6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57.2毫米,地表径流1.22亿立方米。根据黄河利津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进入黄河三角洲的水量,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198.27亿立方米,其中3月~6月为26.09亿立方米,7月~10月为126.79亿立方米,11月~2月为45.39亿立方米;分别占年总水量的13.2%、63.9%、22.9%。

矿产

河口区为地下油气丰富区域,全区3乡3镇1个街道办事处地下均为油气富集地区。境内原油年产量占胜利石油管理局总产量的45%以上。地热,主要分布在新户乡、太平乡、义和镇、孤岛镇和五号桩地区,近年开发多口地热井,主要用于部分居民暖。卤水,境内沿海地域分布有优质卤水矿。卤水矿化度104克/升,每升含溴离子675毫克,锶离子26毫克,其他离子含量均超过或接近四川黑卤。贝壳,境内贝壳矿分布于西部沿海,初步测定总贮量在5000万吨以上。贝壳碳酸钙含量较高,贝壳层大部分出露地表,极易开。煤,分布于新户乡、太平乡、义和镇一带,由于埋藏较深,尚未开发利用。

生物

植物木本植物主要有柳、槐、桐、柏、桑、榆、椿、柽柳等。河口区木本植物以槐、柽柳最多,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北部。柽柳以野生为主,俗称红荆条。近年开始人工营造,境内东部有大型柽柳林场。果树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枣、葡萄等6种。

陆生草本经济植物境内有野生草本经济植物41科125种。按经济价值分为饲用、药用、纤维、油料、编织、桑质、栲胶及化工原料8类。分布较大,数量较多的是饲用植物、药用植物、纤维植物3大类。其中,饲用植物类有85种,分隶22科85属,其中禾本科19种,菊科17种,藜科10种,豆科9种,其余各科15种。药用类植物有72种,纤维植物类有13种,分布广数量大的有芦苇、罗布麻。全区现有芦苇面积26万亩。水生植物主要有蒲、藕和藻类。

动物饲养动物有农畜有牛(渤海黑牛、黄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猫、鹿、狐狸。家禽有鸡(地产鸡、引进改良鸡、乌鸡)、鸭、鹅、鸽。野生动物:有野兔、狐、黄鼠狼、獾、刺猬、蝙蝠等。鸟类:有麻雀、燕子、啄木鸟、喜鹊、猫头鹰、野鸭、乌鸦、鹌鹑、苍鹰、燕鸥、苍鹭、大天鹅、白尾鹞、红隼等。境内鸟类多分布在沿海、草原、黄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鸟类5种,国家二类保护鸟类26种。昆虫类:主要有七星瓢虫、草蛉、马蜂、赤眼蜂、螳螂、蝉、蝴蝶、蜻蜓、蜘蛛、蟋蟀等。爬行动物类:有蛇、蜥蜴、壁虎、蝎子、蝎头蚯蚓,还有两栖动物青蛙、蟾蜍等。水生动物:淡水动物有鱼、虾、螺、蛙类50余种,以鲤鱼、白鲢、花鲢、草鱼、鲫鱼、鲂鱼为主。

水产

海水生物

1.浮游植物

河口区沿海浮游植物总量平均为226×10?4个/立方米,计116种。其中硅藻占88%,其次为甲藻,还有极少量的淡水绿藻。黄河口以北,浮游植物个体数量高峰出现于秋季(9月底,420×10?4个/立方米),以神仙沟入海口一带的密集度较高。

2.浮游动物

河口区沿海浮游动物月平均生物量249毫克/立方米,其中以4月~5月间生物量较高,6月达到最高峰,平均生物量达316毫克/立方米后即下降。7月~11月稍有起伏,以9月生物量最低(174毫克/立方米)。高生物量区(500毫克/立方米)常分布于新老黄河口之间的臭水河口一带(5月~6月),除强壮箭虫外,还有墨氏胸刺水蚤、刺尾歪水蚤、中华哲水蚤和蟹类的蚤状幼体等。8月水温上升为26℃左右,许多无脊椎动物都进入繁殖期,其浮游幼体大量出现于神仙沟入海口一带。9月~10月上述水域的优势种虽无大变化,但其生物量都下降到100毫克/立方米~250毫克/立方米。

3.底栖生物

河口区沿海底栖生物包括一些可作为鱼、虾类饵料的种类(如多毛类、小形双壳类、甲壳类等)外,另外还有许多种是可供捕的对象(如贝、虾、蟹等),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共有底栖生物191种,其中以多毛类最多(77种),软体动物及甲壳动物次之(分别为57种和36种),另有腔肠动物9种,棘皮动物7种,鱼类5种和少数卤虫、纽形动物。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大致是从沿岸外海递增,高生物量区与高栖息密度区基本一致。

4.潮间带生物

河口区沿海分布有潮间带生物195种,其中动物191种(表2-14),占总数的.95%;藻类4种,占2.05%。本区潮间带动物组成以甲壳类最多,其次为软体动物。甲壳类优势种主要有日本大眼蟹、三齿厚蟹、伍氏厚蟹和宽身大眼蟹等,习见种主要有日本关公蟹、豆形拳蟹、秉氏泥蟹和鼓虾、长臂虾、美人虾等。软体动物中双壳类优势种有四角蛤、文蛤、毛蚶、青蛤、缢蛏、近江牡蛎和光滑河蓝蛤等,习见种有日本镜蛤、樱蛤类、绿螂和渤海鸭嘴蛤等;单壳类优势种有托氏鲳螺,习见种有织纹螺、纵肋织纹螺、光滑狭口螺、脉红螺等。

河口区沿海潮间带和潮下带0~5米海域主要经济种(含重要的饵料生物)约有20种,其中主要是贝类,其次是甲壳类,贝类中有扁玉螺、脉红螺、托氏鲳螺、近江牡蛎、长竹蛏、长牡蛎、毛蚶、文蛤、青蛤、缢蛏(类)、镜蛤、樱蛤、光滑河蓝蛤、焦河蓝蛤等,甲壳类有日本大眼蟹、宽身大眼蟹、中华绒螯蟹、天津厚蟹和三齿厚蟹等。

5.游泳动物

游泳动物主要指鱼类和一些海洋经济无脊椎动物。河口区沿海是这些游泳动物的产卵、育幼场。

(1)经济无脊椎动物。分布于河口区沿海的经济无脊椎动物计有59种,以甲壳动物最多,占42.4%,其中已成为捕捞对象的主要有对虾、鹰爪虾、三疣梭子蟹、日本鲟、口虾蛄等;软体动物次之,占35.6%,主要有毛蚶、脉红螺、蛸、无针乌贼、日本枪乌贼;棘皮动物占8.5%,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及其他类群的比例极少。

月平均生物量为3.67千克/公顷,季节变化显著。4月大地回春,开始有少数种进入本海区,但生物量不高。5月,对虾、三疣梭子蟹等在这一带索饵。7月,因有些其亲体繁殖后相继死去,拖网调查时难以捕获其新生个体,生物量很低。9月~10月生物量达全年高峰(907.55千克/公顷),并形成秋汛渔业。其后水温下降,上述经济虾、蟹类移向外海,使冬季生物量降到约1千克/公顷。

(2)鱼类。沿海鱼类85种,区系成分的季节变化很小,全年均以暖温性种居多,如皱唇鲨、孔鳐、青鳞、黄鲫、风鲚、鲈等,共47种,占总数的55.3%,在冬、夏季还分别出现冷温性种(大银鱼、绵●、玉筋鱼等13种,占15.3%)和暖水性种(赤鼻棱?NFDA1?,黄鲫等25种占29.4%)。

年平均网渔获量为27千克/天,以夏季最高(48.5千克/天),冬季最低,尚不足4kg/d。

总生物量在50吨以上的依次有黄鲫(874吨)、焦氏舌鳎(383吨)、梭鱼(324吨)、银鲳(248吨)、小黄鱼(189吨)、鲈鱼(150吨)、棘头梅童(128吨)、斑?NFDA2?(127吨)、半滑舌鳎(102吨)、牙鲆(94吨)、●鱼(67吨)、青鳞鱼(54吨)、蓝点马鲛(67吨)、三刺●(50吨)等14种鱼类;40吨、49吨的有赤鼻棱●、黑鳃梅童;30吨~39吨的有真鲷、叫姑鱼、白姑鱼、鳙鱼;20吨~29吨的有黄姑鱼、矛尾刺?NFDA3?虎、黄盖鲽;10吨~19吨的有油?NFDA4?、凤鲚、钝尖尾?NFDA3?虎鱼、长绵●,刀鲚、多鳞?NFDA5?;1吨~9吨的有细条太竺鱼、石鲽、?NFDA6?、绿鳍马面●、长蛇?NFDA5?;不足1吨者有绿鳍鱼和高眼鲽。

淡水生物

1.浮游植物

河口区淡水水域浮游植物比较齐全,七个门类的藻类均能见到。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以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春秋季多为甲藻、裸藻和金黄藻,夏季则多为绿藻和蓝藻,硅藻在全年中均能见到。黄河故道浮游植物较为贫乏,总数量平均只有28.8万个/升,生物量仅为0.373毫克/升。

2.浮游动物

淡水浮游动物有轮虫5个属,枝角类5个属和挠足类7属,原生动物9属。黄河浮游动物很少,总数量平均5.9个/升,平均生物量为0.041毫克/升。

3.底栖生物

淡水底栖生物主要有软体动物门中的腹足纲的田螺目、瓣鳃纲的珠蚌科。节肢动物门的龙虱科,半翅目中的松藻虫科、蝎蝽科、负子蝽科和水趸,双翅目的蚊科、摇蚊科,十足目的虾科、中华绒螯蟹。环节动物门的水生寡毛类和蛭类。黄河底栖生物贫乏,总数量仅为11.5万个/升,平均生物量只有0.03毫克/升,种类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