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尔及利亚一年四季温度

2.新疆的气候新疆的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3.日本、巴西、美国、印度、俄罗斯、德国、埃及、澳大利亚八个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河流水文、植被、气候

4.青海省的气候特征

5.外蒙古全年气候和气温

6.长春的地形特征长春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阿尔及利亚一年四季温度

天气温差最大的平原是什么_天气温差最大的平原

阿尔及利亚属于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温度约为17℃,1月最低温度约5℃,8月最高温度约38℃;阿尔及利亚高原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冬冷夏热,1月最低温度在0℃以下,山区降雪;撒哈拉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5-9月最高温度可达55℃,昼夜温差大;沙漠绿洲、高原和沙漠中的盐湖地带自成小气候。

每年11月-次年3月为雨季,6-9月为旱季。沿海地区年降雨量为400至1000毫米。中部属热带草原气候。部分高原为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冬冷夏热,1月最低温度可降至0℃以下,山区降雪。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为极端大陆性沙漠气候,雨量极少,日照极盛。5月至9月炎热,最高温度可达55℃,夜间与白昼温差较大。

阿尔及利亚地理环境

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南北线长约2000千米,东西最宽约1800千米,海岸线长约1200公里。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公里。

阿尔及利亚地形分为地中海沿岸的滨海平原与丘陵、中部高原和南部撒哈拉沙漠三部分。沙漠面积逾20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5%。阿尔及利亚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四位,仅次于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石油与天然气是阿国民经济的支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尔及利亚

新疆的气候新疆的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1、新疆的气候特点2、新疆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3、新疆有哪些气候特点?新疆的气候特点

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南疆干旱,光照长,少雨,年降水量仅20-100毫米,而北疆却达100-500毫米.

年平均气温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于10C.极端最高气温吐鲁番曾达48.9C,极端最低气温富蕴县境可可托海曾达-51.5C.南疆平原无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新疆气候的几个特点:

1.干燥

2.冬冷夏热

3.气温日较差大

4.日照丰富

新疆多样的气候类型,富有“神奇”感.新疆位居大陆中心,四周远离海洋,被高原高山环绕,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炎热干燥,春秋季短促而变化剧烈.但全疆南北地跨纬度约15度,地形高差大,南、北疆有暖、寒、温带之分,东西部有明显的干湿之别,同一地区因地形高差而具有鲜明的垂直气候特征,造成了新疆东西南北、山上山下自然景观的不同.新疆在干旱气候影响下,成为中国最干、最热、最冷、风沙最大、温差最大的地方之一,诸如“火州”吐鲁番的最热、东疆和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富蕴之寒、阿拉山口的风沙等,.而耸立在新疆大地上的巨大山脉,众多壮阔的冰川雪岭、幽静的森林山泉,优美的夏牧场,夏季气候条件别具特点,是极好的避暑胜地.冬季北疆严寒多雪,银装素裹,

本题来源

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南疆干旱,光照长,少雨,年降水量仅20-100毫米,而北疆却达100-500毫米.

年平均气温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于10C.极端最高气温吐鲁番曾达48.9C,极端最低气温富蕴县境可可托海曾达-51.5C.南疆平原无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新疆气候的几个特点:

1.干燥

2.冬冷夏热

3.气温日较差大

4.日照丰富

新疆多样的气候类型,富有“神奇”感.新疆位居大陆中心,四周远离海洋,被高原高山环绕,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炎热干燥,春秋季短促而变化剧烈.但全疆南北地跨纬度约15度,地形高差大,南、北疆有暖、寒、温带之分,东西部有明显的干湿之别,同一地区因地形高差而具有鲜明的垂直气候特征,造成了新疆东西南北、山上山下自然景观的不同.新疆在干旱气候影响下,成为中国最干、最热、最冷、风沙最大、温差最大的地方之一,诸如“火州”吐鲁番的最热、东疆和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富蕴之寒、阿拉山口的风沙等,.而耸立在新疆大地上的巨大山脉,众多壮阔的冰川雪岭、幽静的森林山泉,优美的夏牧场,夏季气候条件别具特点,是极好的避暑胜地.冬季北疆严寒多雪。

新疆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

新疆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

晴天多,日照强,少雨,干燥,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以及风沙较多,最显著的特点是“干”,这种干燥气候,突出表现为降水偏少。

新疆和东北一样,一年中也是四季分明的,而且和东北一样,冬天都比内地要冷一些.新疆的冬季持续时间会稍长一些.最明显的就是,内地一般的送暖气的时间是每年的11月15日——次年的3月15日,一共烧四个月;新疆则是从每年的10月15日——次年的4月15日送暖气,整整半年时间。

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远离海洋,故属于非季风区,气候不受海洋带来的季风影响,但四季变化也非常明显,年降水总量比较少.春天多风沙,夏天高温多雨,秋天很干燥,降水稀少,冬天非常干燥寒冷。

鲁木齐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94毫米,最暖的七、八月平均气温为25.7℃,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15.2℃。极端气温最高47.8℃,最低-41.5℃。 乌鲁木齐深处大陆腹地,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少,且随高度垂直递增;冬季寒冷漫长,四季分配不均,冬季有逆温层出现。每年6至10月是乌鲁木齐旅游的黄金季节,因为这段时间花木争艳,瓜果溢香。

重庆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

其实每年最热的时候都已经放了,其实也没有大家传言的那么热的。

以色列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

西欧: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并且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北美: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且西部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使西风气流无法越过山脉向东推进,分布范围比较狭窄。

南美:秘鲁寒流影响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西风漂流和西南部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且位于南纬30-40度之间的陆地面积较小

非洲:好望角附近的本格拉寒流影响,且位于南纬30-40度之间的陆地面积较小

巴拿马的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

地近赤道 ,属 热带海洋性气候 ,年均气温23~27℃。如果从大陆过去的话,须从中国北上西伯利亚,到达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再东行到楚科奇半岛,渡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半岛,之后一路南行可到达中美洲,再进入巴拿马境内即可。但最好横穿太平洋,直接到巴拿马。

新疆泽普县一年四季的气候温度怎样

泽普县隶属于新疆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喀喇昆仑山东侧,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缘。西以叶尔羌河为界,同莎车县相望,东和东南隔提孜那甫河与叶城县为邻,西南接叶城县界。面积999.96平方公里,人口20万。泽普县海拔高度为1215-149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22.7℃。

越南一年四季的气候

怎么说呢?

那边天气呢,

总归比。

国内要暖和一点。

就算中越边境也有。

比内地气温要高些

越南的气候,各地颇不相同,但总的特点是气温高,_度大,风雨多。

南部靠近赤道,年温差很小,最热的时间为4月,月平均气温约29摄氏度;最冷的12月,月平均气温也有26摄氏度左右。北方的气温变化较大,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约29摄氏度,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约15摄氏度,有时也冷至5摄氏度。在山区和高原地区,有时也冷至0摄氏度以下,但终年不下雪。

越南属热带季风地区,每年7-11月沿海地区常遭台风袭击,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800-2000毫米,南方的一些地区甚至高达3000-4000毫米。在河内地区,全年下雨天数在150天以上。越南的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为雨季;11-4月为旱季,雨季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 特意去找的。楼主记得给分阿。

苏联一年四季的气候

苏联大部分位于寒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为主。在俄罗斯东部大高加索山脉等极小部分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

广西一年四季的气候

啊哈,广西不冷也不热,没什么灾害,春天下雨多,如果不下雨,云南就干旱,夏天一般般降水量,冬天就没有零下的时候,到了12月还是穿2到3件衣服,如果去北海或防城港的话,就要冷点,不过不会有零下这种程度,只是因为是沿海城市,海啸的话不太会伤害到人,(不能说是海啸,ah,大风吧)

新疆有哪些气候特点?

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列,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形成了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新疆气候具有多种特点,明显的如晴天多,日照强,少雨,干燥,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以及风沙较多等等。

新疆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干”。因为干,空气湿度低,云雨少,经常是晴空万里;因为干,太阳供给地面的热量,几乎全部用来加热大地和空气,而地面土壤又很干燥,无法蒸发降温,所以夏季白天温度偏高,到了夜晚,由于戈壁缺少保持热量的能力,地面冷却散热的速度特别快,温度迅速下降,形成昼夜温差特别大;因为干,地面植被相对稀疏,一起风就尘土飞扬,尤其是戈壁滩上时时有风沙弥漫。新疆这种干燥气候,还突出表现为降水偏少。北疆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而南疆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新疆降水较多的地方主要是在天山山区和阿尔泰山区,这里冬春多雪,夏秋多雨,空气相对湿润,地面植被丰富。天山山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与华北平原相差无几,其中巩乃斯林区附近约达800毫米,几乎与淮河流域的年降水量相等。这些山区不仅降水充沛,而且每年降水比较稳定,这给山间盆地谷地和山前平原绿洲的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新疆气候的第二个特点是冬冷夏热。冬季,由于西伯利亚空气十分寒冷,这种冷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有利的高空大气环流引导下,就会向南暴发,这就是直接影响新疆气候的寒潮(俗称寒流)。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偏高,其最热程度,南疆又高于北疆。最突出的是吐鲁番,那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40℃,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9.6℃,居全国之冠。

日本、巴西、美国、印度、俄罗斯、德国、埃及、澳大利亚八个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河流水文、植被、气候

日本气候

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北海道与本州的高原地带属亚寒带,本土地区属温带,而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 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 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 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侧气候 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 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 范围为琉球群岛。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地形、地势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富士山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305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仅次于埃及(3503人/平方公里)。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的地方,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烦。全国有20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

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近年,导致海水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日本产生影响,主要是梅雨持续时间延长,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地貌地质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由于平原较少,日本很多山上都种植农作物,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近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新舄县中越地震都是里氏6级以上的强震,受到世界各国关注。日本的温泉很多,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旅游景点。 由于日本的岛屿呈北东向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有许多种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的岛、四国、琉球群岛有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的岛屿夏天温暖,冬天则十分漫长、寒冷,还时常有大量降雪。而中西部地区则冬天比较干燥,很少下雪,夏天潮湿。

经纬度坐标:南纬 15°45', 西经 47°57' ,所处时区 UTC/GMT -3 小时 (西三区) ,和北京时差比中国北京时间晚11 个小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其中,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自然: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矿砂品位极高,多数在60%以上。铀矿、铝矾土和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森林覆盖率52.2%,是有名的红木之国。水力极其丰富,居世界前列。海岸线7400公里。渔业丰富。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香蕉产量居世界首位。甘蔗、柑桔产量首世界之首。桔汁的出口产量占国际市场的85%。木薯的产量居世界之首。可可、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三位。旅游异常丰富。

黄石国家公园大稜镜温泉:全球首个国家公园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其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海岸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西部沿海地区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1]全国最低点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最高点为麦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

气候

美国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处于温带),在主要农业地带少有严重的干旱发生、洪水泛滥也并不常见,并且有着温和而又能取得足够降雨量的气温。 影响美国气候的主要是北极气流,每年从太平洋带来了大规模的低气压,这些低气压在通过内华达山脉、洛矶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时夹带了大量水分,当这些气压到达中部大平原时便能进行重组,导致主要的气团相遇而带来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时这些暴雨可能与其他的低气压会合,继续前往东海岸和大西洋,并会演变为更激烈的东北风暴(Nor'easter),在美国东北的中大西洋区域和新英格兰形成广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广阔无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许多世界上最极端的气候转变现象。

水系

从芝加哥约翰·汉考克中心俯瞰密歇根湖

从总体上可分为三大水系:凡位于落基山以东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称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称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东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属冰川湖,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4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在世界湖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汇入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印度共和国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强,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 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2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7653公里。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达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③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淡水湖)和里海。

自然

俄罗斯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 ②矿产: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石油探明储量82亿吨(2009年数据),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森林覆盖面积8. 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水力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发电量为1310亿千瓦/小时。核电占俄电力的10%。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 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据1982年国际海洋法协定,德国在北海和东海的领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约22公里),其面积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 埃及地图

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全境96%为沙漠。最高峰为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纵贯南北,注入地中海,境内长1530千米,两岸形成宽约3~16千米的狭长河谷;入海处形成2.4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99%的人口聚居在仅为国土面积4%的河谷和三角洲地带。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主要湖泊有大苦湖、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千米)。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1月平均气温12℃,7月26℃;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全境大部属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气候干热,除地中海沿岸年雨量可达100多毫米外,大部地区终年很少降雨。沙漠与半沙漠广布。西部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为流沙,间有哈里杰、锡瓦等绿洲;东部阿拉伯沙漠,多砾漠和裸露岩丘。尼罗河纵贯南北,两岸谷地和三角洲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构成肥沃绿洲带。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磷灰石、铁、锰等。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领土在非洲,只有西奈半岛这一小部分领土在亚洲。在行政上,划分为8个经济区,每区包括一个或几个省,全国共有26个省。埃及地处欧亚非之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古埃及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千米,地形平缓,无甚大山,沙漠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6%。 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是“埃及的母亲”。它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非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全长6670余千米。它由发源于乌干达维多利亚湖的白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之后流入埃及。从南到北纵贯埃及东部,在埃及境内一段长达1530千米,确是具有舟楫、灌溉之利的重要的水利。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其光辉灿烂的古文化。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把埃及分为4个地区——尼罗河流域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奈半岛地区。开罗以南是宽约3~16千米的尼罗河绿色长廊,一般称为上埃及。开罗以北称为下埃及。亚历山大和塞得港之间是尼罗河三角洲的冲积平原,面积约2万~4万平方千米。过去,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冲积物。这里是埃及古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地区,埃及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尼罗河以西的西部沙漠又叫利比亚沙漠。它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约占埃及面积的2/3。它的南部海拔350~500米,大吉勒夫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中部和北部多洼地,以盖塔拉洼地面积最大。有地下水的洼地形成绿洲。 尼罗河以东的东部沙漠,亦称阿拉伯沙漠。它直逼红海之滨,地势由东向西倾斜,红海沿岸多山,海拔1500米左右。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澳四面临海,东南隔塔斯曼海与新西兰为邻,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峡与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相望。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海岸线长36735公里。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70%。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海岸线长达37521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 澳大利亚大堡礁

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3490里。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长期呈干涸状态。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实际上被沙漠覆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 中部的艾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5米。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

青海省的气候特征

一、青海省的气候特征是:

青海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各地区气候有明显差异,东部湟水谷地,年平均气温在2~9℃,无霜期为100至200天,年降雨量为250~550毫米,主要集中于7~9月,热量水分条件皆能满足一熟作物的要求。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温度2~5℃,年降雨量近200毫米,照长达3000小时以上。东北部高山区和青南高原温度低,除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江河源头以西的山地外,年降雨量一般在100~500毫米。青海地处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可达690.8~753.6千焦耳,直接辐射量占辐射量的60%以上,年绝对值超过418.68千焦耳,仅次于西藏,位居中国第二。

青海省气象灾害较多,主要为干旱、冰雹。霜冻、雪灾和大风。

二、青海省简介: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公报显示,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10万平方公里 。

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辖西宁市、海东市两个地级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等6个民族自治州,共48县级行政单位。青海省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43个少数民族,人口577.79万(2012年)。

外蒙古全年气候和气温

蒙古地处内陆,自然地理状况对其气候有非常大的影响。蒙古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特征,季温差和日温差均很大。蒙古比北京相对较冷,平均气温低5℃,南部的平均气温低4℃。阿尔泰、杭盖、库苏古尔和肯特等山区夏季的平均气温为14℃-15℃;南部戈壁和东部平原地区最高气温达40℃以上。西北部山区冬季的平均气温为-25℃至-30℃,最低气温达-40℃;戈壁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15℃至-30℃,最低气温达-38℃。蒙古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早晚温差大,冬季最低气温可至-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蒙古春季(五至六月)较短,一直到五月中旬方才天气转暖,树木发芽,草原变绿。夏季(七至八月)昼热夜凉,紫外线强,游沙漠地区尤为如此,阴雨天和夜晚时天气会骤然变凉。秋季(九至十月)天气变幻无常,有可能突然变冷,甚至下雪。冬季(十一至四月)天寒地冻,漫长的冬天几乎每天都在飘雪,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四十度。

长春的地形特征长春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吉林春市以平原地形为主:

长春简介

长春,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地区第二大城市。地处东北大平原中央,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2′;市中心坐落在东经125°19′,北纬43°43′。南北距离217.5千米,东西长227千米,总面积20565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90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8平方千米。截至2006年6月底,长春六大主城区、四大开发区总人口427.6万,首次突破四百万,长春地区总人口798.4万,接近800万大关,

市人民驻地:朝阳区,

邮编:130000。

行政区划代码:220100。

区号:0431。

拼音:Changchun Shi。

长春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是肃慎国的第二个王都,当时是惠(秽)族(秽族,肃慎一支)的主要聚集地,称为锡(Xi),肃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称为锡都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这是最早长春历史,所以“锡”也应该是现在长春的简称。

后来在公元前约1800年时惠(秽)、漠(貊)两族逐渐迁徙在喜都融合成为惠漠(秽貊)族,(满族的前身),当时成为德惠(得秽)国,改“锡都”为“何龙(合隆)城”,后来建立扶余国由于此时与中原的东汉文化开始交流,道教传入扶余,全民信仰放狗二郎,城内有许多二郎神庙.所以把国都又改称“天罡城”此时人口已经过万,城墙和宫殿也改为石建的。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这座古都虽然改过很多不同的名字,但一直是东北古代国家的王都。

唐朝时期,这里成为唐‘安北都护府’的一部分,时被中原人士称为“书山府”,是唐朝发配文字狱的地方,当时书山城被冤枉发配的文人很多,也使这里成为文化之城,是许多中原学子向往的学习之地,所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广为流传至今,此时这里已经人口近十万的大城市城墙面积扩大了数十倍。也因为这个时期使中原文化广泛传入现在的东北亚地区,一直影响这里的民族文化发展方向。

公元846年粟末靺鞨领袖大祚荣在此建立臣北邵(渤海)国,改“书山府”为“隆州府”,做为国都后迁都‘敖东城’,此时这里还是北邵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人口已近50多万。

公元1115年契丹逐渐强大,这里成为契丹管制女真的重地,由于契丹的一个王子在此地出生,所以把这里改成为以契丹王子的名字命名为“耶律德光城”。后来在公元1234年女在这里崛起,建立仅国,把这里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把这里改称隆州“宽城府”(宽城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大金国,国富民强,从西方传来的景教(基督教)成为大金的国教,全民信仰,宽城子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众有数十万,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已具备规模,城墙高大分为内外两城,宫殿随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华,百姓安句乐业,有专门传道的牧师在教堂讲道,大多数信徒为富有的地主阶级,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办的最大的教堂听道。

后来蒙古强大起来,攻占宽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攻下来,元由于信仰藏传佛教,所以认为这里是景教的不详之地,才会久攻不下,就下令将这里的城墙拆毁,百姓迁移到辽阳和中原等地,这座千年古都变为一片废墟,又把废墟所有的一切又挖地三尺,移为平地,所以今天基本上找不到这座古城的任何痕迹,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点留下一点残存的遗迹。

明朝后期女真逐渐强大,建立大清国,后来长白山成为满族祭祖的圣地,在原来古南部伊通河畔的驿站成为去长白山的必经之路,乾隆几次在夏季到长白山祭祖路过这里时都发现这里的气候比盛京凉爽很多,而且风景宜人,便顺口说出“长白千载古锡州,春光无限在宽城”的诗句,后来嘉庆登基后去长白山祭祖,来到这个驿站时也发现这里气候很凉爽,又听说先帝说过的话,便在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取其中第一句的两字设“长春厅”。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到1883年,人口达9万余人。这是新长春的开始,也是现代长春的起源。

1896年帝俄侵入东北,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城建起俄国人居住区。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帝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1908年日帝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其后又开辟商埠,当时城市面积为21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长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满洲帝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至1944年市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口达81.7万人。是北方唯一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城市 ,城市人口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当时城内的满、汉、朝鲜、蒙古和 回等民族分别居住在长春不同的城区,今天的宽城区铁北一带主要是朝鲜族的聚居区、今天的南关区一带主要是满族的聚居区、今天的绿园区一带主要是蒙古族的聚居区、二道主要是回族的聚居区、汉族在全城散居主要聚居在今天的朝阳区。由于长春独特的多民族聚居,当时被称为东方小瑞士。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于1946年4月14日曾一度解放长春。但1946年5月23日国民党的魔爪又伸入长春,使长春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濒临绝境,市区人口最后减至17万人。

1948年10月18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划归吉林省,随后省会迁至长春,成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5年定为全国10个省辖大市之一。19年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9年被院批准为单列市。1994年被国家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新的长春,宛若一颗镶嵌在中国松辽平原腹地的明珠,在不足二百年近代城市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以其年轻而美丽跻身于国内特大城市之列!而已经淹没的长春古代历史又相似饱经风霜的老者,讲述这里曾经的跌跌撞撞、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从古都到新城,悠远和年轻这两种不同的力量,都注定了长春必定辉煌!!

长春素有“汽车城”、“**城”、“科技文化城”、“大学之城”、“森林城”、“雕塑城”的美誉,是中国汽车、**、光学、生物制药、轨道客车等行业的发源地。坐落在长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科研生产基地,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现已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长春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均居全国大城市之首;长春科技教育基础雄厚,拥有普通高等院校三十二所,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一百多个,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二十多位,在光学电子、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有的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坐落在长春的长春**制片厂是新中国**事业的“摇篮”,为弘扬**文化,长春市自九二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节,邀请国内外**界知名人士和**厂商汇聚长春,共创**辉煌;长春的绿化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市区绿化覆盖率达百分之三十八,夏季绿树成荫,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冬季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著名的净月潭森林旅游区总面积近二百平方公里,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市内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开辟有十多条旅游热线。长春是沿边开放城市,享受国家沿海开放城市有关优惠政策。长春的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拥有国际、国内航线三十四条,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已同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长途电话直拨和图文传送。九八年市相继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鼓励国内投资、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等一系列政策规定,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纷纷来长春投资兴业。目前,长春地区已有外商投资企业二千多家。已同日本的仙台、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小石城、加拿大的温泽等十一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

近年来,长春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在全国城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五十强中排名第十六位,列入中国投资环境四十优,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行政副省级城市。长春还是东北亚的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千年古都的丰韵,面向新世纪,长春将以千年古都更加开放的形象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国际大都市!!!

长春目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乘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的东风,已逐渐成为工农业基础雄厚、商业繁荣兴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科技教育事业发达的城市。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285元,比上年增长12.6%。 今后一个时期,长春市将重点建设汽车、农产品加工、科教文化“三个基地”,壮大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等十大重点产业,努力把长春建设成为适合企业发展、适应人才建业、适宜市民居住,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长春的“市花”是君子兰。几乎家家户户都栽培着这种来自宫廷的名花。这种花古朴庄重,花十分端庄艳丽,有一种古雅的美,是中国花卉中少见的一族。著名的人民大街两侧,高大的树林整齐地排列着,街口的石阶上,种植着一畦一畦的鲜花,满街飘香。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位置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居北纬43 °05’~45 °15’;东经124 °18’~127 °02’。幅员20604平方公里。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截至2005年中,总人口72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15万人,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壮等46个民族。

长春位于东部低山丘陵向西部台地平原的过渡地带。平原面积较大,台地略有起伏,地势平坦,便利交通。长春地区除东部有小面积的低山丘陵,绝大部分为台地,第二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纵贯其间,沿河两岸则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方便交通。四通八达的自然区位,对发展长春经济十分有利。

长春地区自然区有两个特点:一是地势起伏小。地表相对高差不超过40米至50米,地面坡度不超过4度至5度,有利于发展城市交通运输。二是地耐力比较好。长春地区的地质基础比较稳固,地耐力为15吨至20吨/平方米,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地表形态

长春到四平深断裂是一条分割山地与平原的主要构造线,以东为隆起区,以西为沉降区,长春地区位于隆起区与沉隆区之间。地质构造的过渡性决定了长春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

长春地区地貌由山地、台地和平原组成,形成了“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长春山地面积不大,约占长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其中,低山占2.56%,丘陵占6.44%。主要有大黑山和吉林哈达岭。长春台地面只较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1%。其中,平缓台地占35.23%,高台地占5.77%。主要有榆树台地、长春台地、双阳台地和优龙泉台地。长春平原面积最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0%。其中,河谷平原占39.4%,低阶地占7.5%,湖积平原占3.1%。主要有双阳盆地、松花江河谷平原、拉林河河谷平原、饮马河河谷平原和农安湖积平原。

长春城区位于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台地上。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由台地和平原组成。其中,台地占70%、平原占30%。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城市建设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

长春城区地貌共分7个小区。

中部平坦分水高地区。位于长春城区西南部,地处宽平大桥、沿北东方向伸延。最高点在宽平大桥和西朝阳桥一带,海拔240米至250米。分水高地顶面,地势平坦,高地两侧分别向西北、东南方向缓缓倾斜。

西部微倾斜台地区。位于分水高地西侧,中长铁路以西,长春市纺织厂以北,海拔220米。蔡家沟河水从台地中间流过,经第二苗辅、大房身水库、新月屯和宋家洼子,在两甲堡附近注入伊通河。蔡家沟河水宽浅,谷坡缓慢,地面比降小于5‰,复杂程度为4级至5级,宜于建筑。绿园区坐落在这里,目前土地利用率不高。

东部微起伏台地区。位于分水高地东侧,海拔220米至230米,坡度多在30′至1°之间,复杂程度为4级至6级,是市中心区和铁北建筑区的所在地。受3条浅谷切割,地面呈微波起伏状。一是头道沟浅谷。长约4公里,河水源于胜利公园西侧,形成了胜利公园风景区。经光复路,过吉长铁路,在长春市钢厂北侧注入伊通河。二是二道沟浅谷。长约5公里,河水源于第一机床厂西侧,形成了的北公园风景区,经铁北公园,在长春市冶炼厂北侧注入伊通河。三是南湖沟浅谷,有3条源流,汇流处建有人工湖,形成了南湖风景区。经人工湖,过人民大街,穿越动植物公园,在永安桥东侧注入伊通河。

西南部起伏台地区。位于分水高地两则,包括西新沟和孟家南沟两个部分。西新沟在分水高地西侧,由一系列宽浅的坳沟组成;孟家南沟在分水高地东侧,由两条浅谷组成。这里地势起伏明显,坡度1°至2°,复杂程度7级至8级,不宜建筑。

东南部强切割台地区。位于刁家山一带,面积不大。这里坳沟密集,正在发育,切割较强,切割密度在4公里/公里2以上,切割深度达10米至15米,地面复杂程度为9级,不宜建筑。个别坳沟已修筑了塘坝,灌溉附近农田和菜地。

东北部平坦河谷平原区。位于伊通河河谷平原北段,由泛滥平原和一级阶地组成,是二道河子、八里堡建筑区所在地。伊通河曲流发育,曲流带宽600米,弯曲系数1.5,河床下切成槽形,明显偏于河谷西侧。西侧平原狭窄,陡坡明显,高达3米左右。东侧平原宽阔,向西倾斜,与河漫滩逐渐过渡,形成一级阶地,无明显陡坎,海拔仅190米。这里排水不良,常受洪水威胁,沿河筑有河堤。该区地势低洼,建筑基础薄弱,地基一般需要打到下伏基岩。

东南部轻切割河谷平原区。位于伊通河河谷平原南段,比北段地势稍高,海拔200米左右。地表形态与北段相似,只是多河迹糊和低洼湿地,并有许多支流小溪,小溪下切造成深达4米至5米的陡壁河槽,建有水库,形成了新立城水库风景区,是长春地区的主要水源地貌。

季风气候

长春市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春城”的美誉,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2-3度,夏季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3-5度。无论从哈尔滨南下还是从沈阳北上都会感觉到气温的细化,冬日无干冷,夏日无酷热是长春最大的气候特点,所以长春是名副其实的“春城”。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市区海拔在250--350米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温自东向西递增,降水自东向西递减。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结构与大气环流相配合的作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四季分明。春季较短,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炎热天气不多;秋季气爽,日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较寒冷。

季风显著,雨热同季。冬季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气候寒冷而干燥。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与东南移动的贝加尔湖的冷空气交汇于此,降水丰沛而集中。

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的年差较大。冬季的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气候东西过渡,热量水分适中。由于长春市处于吉林省东部山地向西部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具有东部山区湿润气候向西部半干旱气候过渡的特征。过渡性气候使长春市的光照充足,热量条件优于东部,而雨水条件又好于西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长春市年平均气温4.8°C,最高温度39.5°C,最低温度-39.8°C,日照时间2,688小时。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的湿气过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的晴朗而温暖的天气,温差较大,风速也较春季小。

最佳旅游时间

长春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挡,消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冬季风的势力影响很大。故全年温度变化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

在春、夏、秋三季,除7-8月短暂的高温外,长春的天气多数是温和宜人的,春季5~6月,秋季9~10月,温度适宜,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适宜旅游和户外活动。而在几乎长达半年的冬季,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总能让人忘记寒冷,长春净月潭滑雪场是国内最知名的滑雪场之一。此时,树挂、雾凇也把冬天的长春装扮得分外妖娆,比夏天更多了几分独特的韵味,1-2月间是长春最冷的时候,也是最美的时候,大雪覆盖的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展现出一片林海雪原的风貌,也是滑雪者小试身手的好时节。

提示:1-2月长春气温基本在0度以下,户外活动要注意防寒,特别是头部、手足等部位;雪上光线强烈,防晒工作不可马虎;另外滑雪应佩戴墨镜,以免出现雪盲现象。

行政建置

长春市现辖朝阳、南关、宽城、绿园、二道、双阳6个区,榆树、九台、德惠、农安4个县(市),及16个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个: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14个: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净月镇)、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长春长江路经济开发区、长春工业经济开发区、德惠经济开发区(德惠市)、长春双阳经济开发区(双阳区)、长春绿园经济开发区(绿园区)、长春东湖经济开发区、长春合隆经济开发区(合隆镇)、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五棵树镇等)、长春二道经济开发区(二道区)、长春南关都市经济开发区(南关区)、榆树市环城工业集中区(环城乡)、农安工业集中区(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