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衢道中的意思
2.三衢道中的诗意。
3.千岛湖油菜花最佳观赏期
4.三衢道中注释和译文是什么?
5.绿阴不减来时路是什么意思?
三衢道中的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已经变暖。岸边长满初生的萎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注释
惠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依依:不舍之貌。归人:回家的人。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更待:再等;再过。
三衢道中的诗意。
三衢道中
曾几?〔宋代〕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赏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第一句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千岛湖油菜花最佳观赏期
千岛湖油菜花最佳观赏期? 千岛湖油菜花最佳观赏期是 每年的三月中旬 ,千岛湖油菜花的花期是比较长的,一般情况下是在3-4月份开花,因此3月中旬是油菜花的最佳观赏时间。
千岛湖的油菜花有浓烈的一面,有精巧的一面,也有“柔美纯真”的一面。来到界首乡、里商乡等临湖乡镇,随意找个方向往湖边走,很容易就发现湖边那一片片雅致的油菜花。湖边生长的油菜花是韵味的,千岛湖一湖碧水和星罗棋布的小岛,是最好的背景,风吹花摇湖水荡漾,波光中花影晃动,美得让你醉。
千岛湖千岛湖风景区,又称新安江水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东距杭州129公里、西距黄山140公里,占地面积982平方公里,北接临安市、南接常山县、西南与开化县、衢州市为邻,东南与桐庐和建德二县市接壤,西北与安徽省交界。千岛湖湖形呈树枝型,湖中大小岛屿1078个,千岛湖中大小岛屿形态各异,群岛分布有疏有密,罗列有致。1982年,千岛湖发展旅游业并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6年11月,千岛湖风景区被林业部批复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千岛湖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2002年,千岛湖风景区被评为中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景区和浙江青年文明号示范景区。
千岛湖风景区地处亚热带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北方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低温少雨;夏季受太平洋负热带高压控制,以东南风为主,高温湿热。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 8-9个月,年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无霜期230-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319。7毫米,春雨、梅雨、台风雨为主,七、八月间有伏旱。其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温适中。
千岛湖 景区生态环境较好,拥有448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达81%,岛上森林覆盖率达93%,并在1986年11月被林业部批复为国家森林公园,有维管束植物1824种。
三衢道中注释和译文是什么?
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三衢道中
作者曾几?朝代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绿阴不减来时路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句诗的出处是:宋代·曾几《三衢道中》
该作品的原文是这样的: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色,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趣。
这里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解释一下吧: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作者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当时的背景是怎么样的呢: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知道了创作背景,接下来我们就能更好地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纪游描写了三衢道中的秀丽景色,表现诗人的欢愉情怀。
前两句交代了此游的时间,点明了行程,表现出浓厚的游兴。首句写明此游的时间背景。“梅子黄时”是农历五月梅子快成熟之时,这时江南水乡多雨,所谓“黄梅时节家家雨”,而今年却遇上一段“日日晴”的大好天气,使人觉得神清气畅。加上梅子艳黄,诗人的心胸也随之格外舒展,勾起了勃发的游兴。诗人以“小溪泛尽却山行”的凝炼诗句,表达游程中有山有水,水色山光,十分宜人。先乘一叶扁舟,随溪纵情观赏山容水情,至船行到尽头,又改为跋山悠游,欣赏山中美景,领受漫步山道的意趣。
三、四两句写山道中所见所闻的景色,表现作者高雅的情怀。来时,指前次来时。诗人不久前已经经过三衢道中,这次是乘兴重游。从“绿阴不减”和“添得黄鹂”的暗示中,可知诗人两次来游时间的转换,由春天而进入初夏。绝句贵简,诗人不去支衍“来时”路上所见的景象,只是顺笔提及,与此游的景象对照,以突出新鲜感受。同时,选取浓郁的“绿阴”和婉转的“黄鹂”作为山景的代表,也颇具艺术匠心。道中林木蔽日遮阳,可见山中树木蓊郁,景色万千,更何况“绿阴生昼静”呢! “绿阴不减来时路”,正是表现出诗人一路行来尽是树茂枝繁的苍翠景象,概括出“三衢道中”的幽静景观。最后,诗人以“添得黄鹂四五声”作结,更是横空出奇响的神来之笔。“添得”,是说上次没有,而这次才有。路,已够喜人的了,现在又添上“四五声”婉转悦耳的黄鹂啼鸣,打破了寂静,从而产生了“鸟鸣山更幽”的奇妙境界。这一“阴阴夏木转黄鹂”(王维)之景,进一步反映了诗人途中的佳绪乐趣,比前一次更强更浓,因而更兴致勃勃,不穷其景,决不罢休。
诗人选用的景物,富有江南丘陵地带的景色特征。有水溪、小舟、山峦、山间小路、浓密绿阴;有江南的特产梅子,还有翠丛中黄鹂啼鸣。这都是江南典型风味。诗人把诗情、画意和音乐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了。诗人对这些景物不加藻饰,更无雕琢,而是情趣的自然流露,描绘的景色,显得轻快活泼,闲雅多趣。这种风格,诚如宋人赵庚夫所说: “清如月出初三夜,淡似汤烹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