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2.碳污染对生活的危害

3.初中生的科普知识

4.沙尘天气来了,这几点你应该知道

5.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沙尘暴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 如何防治沙尘暴呢? 大家帮帮吧!

6.雾霾红色预警意味着什么意思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重污染天气健康科普_重污染天气的定义

这个我有了解,因为经常看一些天气科普的视频。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尤其是北方的城市。

雾和霾是有区别的:

雾是一种自然现象,由水汽组成。

霾是包含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的烟气。

了解了雾和霾的区别,下面先给大家科普一下雾霾形成的源头~~~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科普一下雾霾形成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气象学便称其为雾。?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所以,我们总结的来说呢,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还有一点需要我们大家清楚的了解的,就是雾霾的危害,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自我保护~~

雾霾的主要危害主要包括会伤害我们人类的呼吸系统,还有身体内部的器官,因为会呼吸进去体内。还有一些不好的物质、细菌等都会入侵我们的身体,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总之就是有害无利的东西。具体的危害大家也可以自行去搜索和了解一下哦~~

最后一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个人能做的事情,一起来为我们的大气环境做一些、一点点的努力~~

1.学习之余、工作之余建议多多观看线上宣传活动。比如节能宣传答题、节能专题知识讲座、节能宣传片等,从意识上认识绿色低碳的理念。

2.参与垃圾分类。我们根据垃圾分类的要求,按照“两分法”(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投放垃圾。

3.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拒绝水龙头水常流现象,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双面打印节约用纸,根据出行距离适当选择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等环保方式出行......

这些都是什么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预防雾霾天气能够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一起为保护环境保护大气努力、加油~~~

碳污染对生活的危害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 -0.07 mg/ 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 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 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 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 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是装修和家具的主要污染物。其释放期长达3—15年,遇热遇潮就会从材料深层挥发出来,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对老人、小孩和孕妇危害最大。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第三,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被认为是有效的经济政策手段,应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第四,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验试点,寻求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在认识低碳上,有哪些误区?

在认识低碳经济问题上,还必须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并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的;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防范全球变暖,需要国际合作,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专家:“2012世界末日”论无根据 低碳生活是人类自救

积极应对 未雨绸缪

增强防御气象灾害能力

记者: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政府职能部门该如何应对?

史玉光: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天气是在增多,也就是说极热和极冷、极干和极湿的这些事件都在增加。新疆北疆出现暴雪、降雨天气,南疆持续严重干旱。面对变化,既不杞人忧天又当有所作为。

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类要积极主动地去应对。现在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在极端的天气、灾害频繁发生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提高防御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气象部门来说,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二是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工作就是人类怎么样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怎么样提高对灾害性天气,以及各类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这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还需要有人民群众从科普知识和防御能力方面提高。综合各方面,就是要加强人类应对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极端天气的监测预报预测能力,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同时完善气象应急体系,推进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认真研究气候变暖对新疆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和波动性的影响。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新疆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及及农业生产力布局。

记者:《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即将实施,自治区气象部门在宣传和贯彻条例都做了哪些工作,特别是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史玉光:组织完成新疆《气象监测和灾害预警工程》实施,编制《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自治区气象局组织召开多部门气象灾害防御及应急管理座谈会,为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多部门联动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努力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充分认识气象信息到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全疆已建立农村气象信息大喇叭系统900多套,气象信息员4519人;加强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工作,使公众能够客观、科学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和区域气候响应规律,适应并尽可能减少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加强新疆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工作和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和机理的研究。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记者:气候变化将会给全球经济和各地区民众的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作为普通市民,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能做些什么?

史玉光:许多人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 我们能留给下一代什么?是一个绿色生态的世界,还是一个灾害频出的地球?作为一个普通市民,能做些什么?其实很简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就从日常的衣、食、住、行等身边小事做起。

例如,少买衣服;减少住宿宾馆时床单换冼次数;采用节能方式冼衣;减少畜产品消费;饮酒适量;减少吸烟;节能装修;合理使用空调和风扇;合理取暖;家庭和公共场所采用节能照明方式;每月少开一天车;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尽量少用电梯;使用冰箱注意节能;适时将电器断电;合理用水;合理利用纸张;合理回收城市生活垃圾;夜间及时熄灭户外景观灯等。

对社会每一位公民而言,全球变化的适应与减缓都应该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推荐一个网站:CNKI,是收费网站,但是有用的文献真是不少,基本没有垃圾,都是比较新有价值的文字材料!

初中生的科普知识

www.kpzs.net/ 44K 2008-11-21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这种危害可以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种。

慢性中毒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比较低,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害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城市大气的化学性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诱因。急性中毒 在工厂大量排放有害气体并且无风、多雾时,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不易散开,就会使人急性中毒。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业,因为不断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学性污染物,再加上无风的天气,致使当地居民哮喘病大发生。后来,当地的这种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发病率也随着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环芳烃类(如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燃烧的煤炭、行驶的汽车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大气中的化学性污染物,还可以降落到水体和土壤中以及农作物上,被农作物吸收和富集后,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还包括大气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气的放射性污染。大气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霉菌孢子和花粉。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结核等传染病,霉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大气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自原子能工业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医用X射线源等,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等。

全球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像一个巨大的花环,把大陆与海洋分隔开来。

欧亚地震: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中国主要地震带

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

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大震来临时,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高楼避震三大策略

专家建议,在北京这样以楼房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蔡文清 傅洋)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1.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 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 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平时的准备工作

1. 自己家的安全对策是否万无一失?

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受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基本。

对大衣柜、餐具柜厨、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厨、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厨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厨、壁橱的门上安装合叶加以固定。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准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2. 紧急备用品准备好了吗?

(1)饮用水 (2)食品、婴儿奶粉 (3)急救医药品 (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5)现金、贵重品 (6)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3. 从平时起,建立邻里互助的协作体制

发生大地震时,可以预计在广大区域造成巨大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叫随到。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付发生火灾、伤员时的互助协作体制。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应就一旦有事时互助协作体制进行商谈。

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

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临震应急准备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1.备好临震急用物品, 地震发生之后,食品、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供应都会受到影响水塔、 水管往往被震坏,造成供水中断。为能度过震后初期的生活难关,临震前社会和 家庭都应准备一定数量的食品、水和日用品,以解燃眉之急。

2.建立临震避难场所 住的问题也是一件大事。房舍被震坏,需要有安身之处;余震不断发生,要 有一个躲藏处。这就需要临时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种帐篷 都可以利用,农村储粮的小圆仓,也是很好的抗震房。

3.划定疏散场所,转运危险物品: 城市人口密集,人员避震和疏散比较困难,为确保震时人员安全,震前要按 街、区分布,就近划定群众避震疏散路线和场所。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 资及时转运到城外存放。

4.设置伤员急救中心 在城内抗震能力强的场所,或在城外设置急救中心,备好床位、医疗器械、照 明设备和药品等。

5.暂停公共活动 得到正式临震预报通知后,各种公共场所应暂停活动,观众或顾客要有秩序 地撤离;中、小学校可临时在室外上课;车站、码头可在露天候车。

6.组织人员撤离并转移重要财产 如果得到正式临震警报或通知,要迅速而有秩序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撤离房屋。 正在治疗的重病号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少数思想麻痹的人,也要动员到安全 区。农村的大牲畜、拖拉机等生产资料,临震前要妥善转移到安全地带,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车辆要开出车库,停在空旷地方,以便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作用。

7.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城市发生地震可能出现严重的次生灾害,特别是化工厂、煤气厂等易发生地震 次生灾害的单位,要加强鉴测和管理,设专人昼夜站岗和值班。

8.确保机要部门的安全 城市内各种机要部门和银行较多,地震时要加强安全保卫, 防止国有资产损 失和机密泄漏。消防队的车辆必须出库,消防人员要整装待发,以便及时扑灭火 灾,减少经济损失。

9.组织抢险队伍,合理安排生产 临震前,各级政府要就地组织好抢险救灾队伍(救人、医疗、灭火、 供水、 供电、通信等)。必要时,某些工厂应在防震指挥部的统一指令下暂停生产或低 负荷运行。

10.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⑴检查和加固住房 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对于笨重的房屋装饰 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应拆掉。 ⑵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成固定位,防止 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 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⑶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包括食品、水、应急灯、简单药品、绳索、收音机等在内的家庭防 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⑷进行家庭防震演练 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以及"一分钟紧急避险"练习。

震时应急

一、地震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震区政府应当做好以下内容的应急工作:

1.按照当地《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宣布成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发布震情通告,紧急动员 各方面力量开展自救互救,迅速抢救被压埋人员。

2.调遗抢险救灾队伍和调配抗震救灾物质,组织医疗、工程抢险、救援、物质应急运输队等, 有秩序地开赴灾区,抢救生命、财产和排除工程险情。

3.抢修被破坏的交通、通信设施,保证灾区政府特别是指挥系统与外部的通信畅通,恢复供水 、供电设施,抢修受损的水利、化工、核工业等要害工程。

4.及时扑灭已发火灾,防止有毒及易燃、易爆气体的泄漏,严防瘟疫发生。

5.迅速鉴定可居住宿舍,搭建临时防震棚,指定疏散点,分发救灾物质和食品,妥善安置灾民。 加强治安管理和交通管制,维持社会秩序。

6.及时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调查评估,特别是人员伤亡数字,迅速报送上级政府,同时要稳定 和鼓舞灾?br>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沙尘天气来了,这几点你应该知道

3月3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直至4月1日预警仍在持续。沙尘暴,对我们(尤其是北方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那种“沁人心脾”的土腥味很多人想必都印象深刻。那么,此次沙尘天气会侵袭哪些地区?沙尘暴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它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对付它?

1. 此次沙尘天气会影响哪些地区?

随着近期的较强冷空气来袭,大风和沙尘天气也相随而至。中央气象台在3月30日18时就发布了沙尘暴蓝色预警,随后的3月31日,在内蒙古中部、辽宁中西部、河北南部及新疆南疆地区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满都拉气象站、二连浩特局地有沙尘暴,能见度不足300米。

4月1日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预计4月1日08时至4月2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东部、辽宁西部、吉林中西部、黑龙江西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新疆南疆盆地局地有沙尘暴。

2日08时至3日08时,内蒙古大部、华北、黄淮等地有4~6级风,内蒙古东部、甘肃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来源于中央气象台

2. 沙尘暴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日常生活中,一遇到“风吹沙飞”的天气,我们都会认为“沙尘暴来了”,其实不然。沙尘暴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是有着严格定义和等级划分的,并非所有的沙尘天气都称为沙尘暴。

《大气科学辞典》中是这样定义沙尘暴的: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那么,能见度大于1千米的沙尘天气又是什么呢?

气象部门以能见度为主要依据,按照轻重程度不同,将沙尘天气划分为了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五类。其中浮尘是指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扬沙是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比较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的天气现象;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在500~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是指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特强沙尘暴是狂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沙尘天气现象。如此次沙尘天气中,只有内蒙古、新疆局地有沙尘暴,其他地区出现的则是扬沙或浮尘天气。

3. 沙尘暴的成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沙尘暴要想形成,首先得有沙尘,其次得有强风,可以说是“风与沙的缠绵”。

沙、尘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源地,可分为境内源区和境外源区。境外源区主要有蒙古国东南部戈壁荒漠区和哈萨克斯坦东南部荒漠区;境内源区主要有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中西部、阿拉善盟中蒙边境地区(巴丹吉林沙漠)、新疆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北疆的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强风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源,有了它,沙尘暴才能长途跋涉、漂洋过海。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使它们“飞得更高”。

一般而言,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则是沙尘天气形成的天气气候背景。此外,沙尘天气的形成与人类活动也不无关系。人类乱垦、滥牧、过度樵采,使植被遭受破坏、土壤裸露、土地沙化迅速扩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沙尘天气的形成。

荒漠化

4. 沙尘暴和霾有什么不同?

沙尘暴和霾,它们都能创造“灰黄”的天空,都能让能见度下降。但是,二者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首先是组成“原料”不同,沙尘暴天气主要由沙尘气溶胶组成,而霾除了沙尘气溶胶影响之外,主要由污染物组成的气溶胶组分组成。其次是二者出现的气象条件不一样,即“一动一静”:沙尘出现的气象条件是大气不稳定,大风将沿途沙漠地表的大量沙尘吹起,传输过程中有沉降,沿途地区就出现了沙尘天气;而霾出现的气象条件是大气静稳,空气流动性差,大气中的污染物无法扩散。再次是二者“光顾”的季节不同,沙尘天气有较强的季节性,主要出现在春季;而霾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

制图:翟劲松

5. 沙尘暴没有一点好处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沙尘暴似乎一无是处:影响出行、污染空气、危害健康……此外,每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影响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危害,风蚀深度可达1~10厘米,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但是,世上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你知道吗,沙尘一方面污染空气,一方面也能净化空气!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而事实的确如此。沙尘在降落过程中可以吸附人类活动如工业烟尘和汽车尾气中的氧化硫等物质,能把空气中的杂质沉淀下来,从而起到了过滤空气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和抑制我国北方酸雨的形成。除此之外,据专家研究,沙尘暴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抑制全球变暖。沙尘暴的沙尘气溶胶,像一把阳伞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球表面,同时沙尘粒子还可以作为云凝结核影响云的形成、辐射特性和降水,产生间接的气候效应。这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因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

6. 我们该怎样对付沙尘暴?

一说到沙尘暴的应对,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但这更多是从政府的层面考虑的。对我们个人来说,具体到某次沙尘天气时,科学防护和应对永远是第一位的。下面简单提示几个沙尘天气防护要点:

(1) 要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

(2) 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则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回家后赶快洗脸,尤其是口鼻,尽量阻止沙尘吸入体内。

(3) 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

(4) 室外易受沙尘暴损坏的物品,要妥善安置。

(作者:王海波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任工程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知识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

作者:王海波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公众号ID及作者

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沙尘暴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 如何防治沙尘暴呢? 大家帮帮吧!

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1、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3、生命财产损失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4、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如何防治沙尘暴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4.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长期掠夺式开发,因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又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尘物质来源。

5.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6.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雾霾红色预警意味着什么意思

1 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即预测未来持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是预警响应最高级别。当环境空气污染指数达到300以上并持续3天以上时,启动红色预警。

2 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

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色预警(预警四级)、**预警(预警三级)、橙色预警(预警二级)和红色预警(预警一级)。?(一)蓝色预警(预警四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1天(24小时)。(二)**预警(预警三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2天(48小时)。(三)橙色预警(预警二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四)红色预警(预警一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

3 雾霾红色预警防护措施

1、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

2、一般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户外活动可适当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3、环保、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和各区县政府分别按行业和属地管理要求,加强对空气重污染应急、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组织专家开展健康防护咨询、讲解防护知识。

4、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呼吸类疾病的医疗保障和应急值守工作。

4 雾霾天的人体保健

1.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2.搞好个人卫生

在雾霾天气中,去上班或做其它的事情。回家后,及时的搞好个人卫生。

3.别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易使眼角膜缺氧,而在雾霾天气里,因为气压低,会使角膜缺氧加重,眼干眼涩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