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装修刷墙气温多少合适

3.描写天气的谚语

4.中国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如何?谢谢

5.一文读懂全球镍产业格局变迁及镍市场供需情况

6.地球正在疯狂吸热,科学家说2021年气候可能大变,难道马上要大降温了?

7.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天气的?

8.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未来15天天气预报新县_新材未来15天的天气情况

说到降温避暑最好的当然是空调,风扇了。一到夏天人们就喜欢跑到空调底下去。? 如果没有空调;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1、夏天房间太热的话,可以在外出回来的时候将房间内的门窗都打开,然后迅速的开关门几次,这样能够帮助清除房间内的闷热空气,帮助房间降温。

2、可以使用加湿器,加湿器能够增加空气中的水分,水能吸收空气中的热气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3、可以在地上泼水有利于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天气温度再创新高,我们该如何降温?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混凝土入模温度5-30,模板温度5-35,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区间都会有影响。具体表现为:低温的时候,水的流动性减缓甚至结冰,这会使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受阻甚至结块,不利于其以泥浆的方式浇灌。

而高温的时候,水的蒸发速率加快,使得混凝土很快失去水分而干板结块,同样不利于浇灌。

单位用水量增加,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拌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必然增加,否则势必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易性降低,由于蒸发量大,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坍落度损失大,会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由于气温高,水泥水化作用加快,严重时还会产生凝现象,影响浇筑。

会增加混凝土温度,由于气温高,内部的水化热不易散发,会增加混凝土内部温升,如果养护不当,由于蒸发和高温,容易引起表面干裂。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十分重视降温。

扩展资料

低温条件下,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不宜超过100mm,且尽量减少泌水并尽早凝结。在低温条件下,泌水会在商品混凝土表面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这会影响到饰面工序的正常进行。混凝土表面泌水未处理就进行饰面是造成的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一个主要原因。

若在抹面过程中将表面泌水压入混凝土中,则会使表面部分的水灰比增大,造成强度、含气量和表面抗渗性的降低等问题。混凝土材料设计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泌水,若施工过程中出现泌水,则应在抹面之前将其清除。

装修刷墙气温多少合适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地球的气候处于不断变化的,最近的一次小冰期是明清小冰期,之后到现在处于温暖气

认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人为因素人为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近年来,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另一面,砍伐森林、耕地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间接改

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是:太阳的异常活动。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收藏推荐 过去,人们一直把本世纪全球气温升高归咎于人类文明带来的温室效应,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太阳自身的变化或许是导致地球气候变化的另一要素。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的易变性才是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现在,专家们正对太阳有可能引起地球变化的3个方面进行探究:太阳的全亮度,被认为是影响地球温度变化的因素;太阳的紫外线,被认为是影响风力和大气臭氧含量的因素;太阳的磁暴和亚原子微粒暴,被认为是影响地球降水量和云层覆盖量的因素。引起所有研究气候变化科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事实是,从1880年至今,全球的平均气温似乎在逐渐上升,升高了近1华氏度。其原因何在?许多科学家说,他们无法确知气候变暧有多少由大自然引起,又有多少来自人类的活动。人们普遍认为像二氧化碳这样能够释放热量的气体是气温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二氧化碳既是大气中的一个自然部分,又是由全球汽车、工厂以及油、煤和木料的燃烧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正在不断增多,而且这些气体阻碍了太阳光反射回太空,使地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楼上的回答基本上属于胡说八道,楼主如果想知道相对正确的答案,可以听听我的意见,当然我们所有人都不是科学家,回答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答案,不过是非对错,个人心中自有答案!

如果你不嫌看的累,我可以给你彻底解析下气候问题。

首先我明确一下,气候并没有任何问题,基本上这就是真实情况!

从历史真实的资料来看,从二战结束,到75年,这段时间,全球气候是逐渐变冷,然后从75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气候是在变暖的,从2000年到2010年,气候没有继续变暖的驱使,有专家认为,气候已经逐渐开始变冷。

我们来解析下上面的资料,你可以发现,二战结束后,工业高速发展,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气候并没有变暖,反而在75年后到2000年,气温提高了,然后到目前为止,气温又没变化了,可见,气候是有一个曲线上下浮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是25年左右。而这与二氧化碳,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如果二氧化碳增加会导致气温升高,那么二战结束后就不可能会有气温变冷的过程。

然后我们在来说说二氧化碳,从理论上来看,二氧化碳的确是个“保温气体”,但是我想说的是,人类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事实上是很微不足道的,二氧化碳占据大气的含量是0.054%,每年,细菌和落叶腐化过程中产证的二氧化碳大约是1500亿吨,与人类有关的活动,包括呼吸,以及汽车尾气,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65亿吨,这个数字,连每年火山喷发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要少很多。

而且,从研究冰层样本中表面,地球上存在多次冰河期和高温期,但是这和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有明显的区别。历史上的气温,总是在到达巅峰之后数个世纪后,二氧化碳含量才会到达巅峰,但是二氧化碳到达巅峰后,气温已经逐渐趋于变冷的过程了。

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高气温时期,由于气温逐渐变高,所以海洋里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释放,所以才引起了高二氧化碳含量,等到气温逐渐降低,二氧化碳的释放才逐渐停止,直到不释放,最后开始“回收”二氧化碳,所以,气温的高低才会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调。

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以往理解的,二氧化碳引发高气温,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最终答案,是气温影响二氧化碳的含量。

另外再补充一点,说道保温气体,二氧化碳的保温效果其实相对是比较差的,比谁差呢?比水气差,而且是差很多~~

综合上面的说法,可以得出最终结论,气候变暖的过程,事实上是地球气候一个正常的变迁,从历史上看,地球上有比现在更温暖的时期,就是中世纪,那个时候的世界社会相当的富庶,欧洲大部分的知名教堂都是建造在那个时代,而在中国,正在经历封建社会的巅峰——盛世!另外在工业革命时期,是历史上有名的冰河期,当时泰晤士河都结冰的,冬天经常有小贩在冰面上开店。所以气候并没有什么问题,气温的高低变化,就如同一年有四季一般正常

那么你可能会想了,为什么明明气候没有问题,现在“低碳”口号却喊的那么响呢?

那我来告诉你,哥本哈根会议,说是拯救地球的会议,其实,是经济发达的大国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而搞的政治阴谋,环境,只是被利用而已。

全球气候问题,起源于英国,倡导者是著名的英国首位女性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为她在竞选的时候,英国有酸雨的现象,由此她提出了全球环境恶化,保护全球环境的竞选口号,这个口号正好迎合了民众的两个心理,一是二战后,因为的存在,人类对自身拥有巨大力量的盲目认识,自以为可以摧毁地球;二是对“自己拥有巨大力量”的恐惧,害怕被自身的力反过来毁灭。所以撒切尔利用了这个口号,成为了第一任英国女首相。而此法固然会被各国政客广为利用在各个政治、经济领域,尤其是经济。

世界经济好比一盘水,世界各国就好比托著水的盘子。如果你端平盘子,那么盘子里的各个部分的水含量就是一样的,如果你端不平,那么势必盘子里有一部分得到的水多,一部分地方得到的水少,而以美国为首的大国,就希望,这个盘子能倾斜,自己得到的水多一点。

所以,大国就丢出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正义旗帜,并且把这个口号喊的响亮,喊的正义,把环保列为道德的制高点,自己就可以"挟环境这个天子而令不臣”,谁要是不听他的,他就可以利用这个来制裁你,而且是师出有名手段还可以非常残忍,就如同中世纪教徒处罚异教徒一样,是可以动用火刑的。你要明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意味着产量下降,经济发展减缓,你发展的慢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优势就更明显,经济这盘“水”,就会倒向美国这边,美国的“水”自然就会增加了。

美国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战胜国,成功的划分了二战后的经济,其内容是,非洲,亚洲,南美出口原材料,廉价的粗加工商品,由美国为首的第一、第二世界国家(北美、西欧)负责物流、广告营销、设计、包装、零售。最终的产品,由本国消化,或者再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这当中,原材料的出口已经产品粗加工利润最为微薄,而物流、广告营销、设计、包装、零售利润最为丰厚,所以西方列强国家富庶,我们穷。这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所精心规划的。

但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见得满足现状,都想办法发展,但是如果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会破坏西方发达规划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时候,那西方就不会再容忍了。他们精心炮制出了“保护世界环境”这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惊天大!

除此之外,还有更现实的问题,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如何处理好就业率,是摆在办公桌上的大难题,本人是蓝领阶层的代表,所以自然是要增加工人的工作岗位,为此,美国打出了两计重拳。

第一击重拳,打向了日本,就是日本丰田,美国通过打击丰田及其他日本高档商品,减少了进口高档的销量,降低了美国商品的成本,增加了美国商品的销量和利润,这个不在这里多说,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下。

第二击重拳,直击中国。由于增加了以汽车业为首的工业不足以满足美国的就业率,也达不到许诺的增加300万就业岗位的承诺,所以有必要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就把目标定为了节能环保新能源行业。但是美国也要确生产出的节能环保新能源产品有地方可卖,美国就把目标定在了中国。

首先,美国打了一计虚拳,要求人民币升值。

那么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呢,从表面上看,这是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出口,让美国的购商买中国的廉价商品成本提高,从而把购目光转回到国内,这样,美国自己的工厂就会开工。

然而,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人民币只要再提高5~7%,中国工厂就要倒闭,而美国是希望人民币升值30%,这根本就是要中国企业去死。

之后,美国就威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且成功的说服了欧盟共同给中国施压。

但是,美国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要把中国马上置于死地,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把中国拖到谈判桌上来谈判,并且增加了谈判筹码。

果不其然,中国就真的回到了谈判桌上,并且完全照着美国人的思路走。中美达成了以下共识

1、美国不再提人民币升值;2、美国考虑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体制(看清楚,是考虑,而且没说考虑多久);3、有中国出资,美国“帮助”中国制造三座第三代技术核电厂(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了更安全更经济的第四代核能产品)。

说道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美国的这计重拳,其实是要为美国的节能新能源产品,找个买家,而且是强迫别人买,这个当年英国为了取得在中国的经商特权而打的战争,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气候危机根本不存在,存在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对抗,政治家永远是黑暗的,这依然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说真的有气候危机,那是指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制造气候恶化的象,来剥削我们发展中国家。事实上,现在社会名义上是要保护环境,而实际上做的是破坏环境,太阳能电板所用材料是多晶矽,这东西在制造过程中是非常破坏环境的,我们的环境危机,真正来源正是这类东西,垃圾围城,水污染才是真正威胁我们和自然界的元凶!而不是二氧化碳。

为了保卫我们的经济(而不是环境),我建议大家,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要做的、我们能帮助国家的地方在于: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尽可能去购买国产货,去国内企业、商家消费,让人民的财富留在国内,而不是被外国人赚走。让我们国内企业多赚钱,他们才有条件给员工更多工资,有了更多的工资,才能更加促进消费,振兴中国的零售业,使得中国经济走入一个良性回圈,这样我们的经济才会更发达,我们每个中国人才能受惠,我们的国家在对外谈判上,才有更多的底气! 至于环境,我只是希望 *** 能尽快解决水污染和垃圾围城!

知识和观点是学习的,文章是自己写的,是非对错,我们心中自有答案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在因为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大量的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后南北极的冰雪迅速融化

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那么到那个时候人类的住房问题会更加整张

但我们只要保护好环境不会有那种情况出现的

《自然地理》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区域性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著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土地遭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当前2014年,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森林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专案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温室效应。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人们大量砍伐树木,使二氧化碳超过一定含量,这样就像给地球穿了一个棉袄,这样会产生温室效应,地球就会变暖,冰山就会融化,海平面就会升高,天气就会异常。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 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区域性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2004-9-16

描写天气的谚语

室内气温不能低于5摄氏度。

冬季雨天温度低,空气湿度大,应尽量避免雨天运输装修材料和涂料施涂。温度在0℃以下是不适合装修的,常用的混色涂料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应在0℃以上,涂料施涂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清漆施涂时的环境温度则不得低于8℃。因此,冬季时装修施工要保证室内气温至少不低于5℃。尤其是油工活更要注意“保暖”,充分干燥后再敞开门窗通风。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涂料注意保温防干裂

在低温条件下,装饰建材容易收缩,从而影响整个工艺效果。刘家旭指出,装修时较为适宜的室内温度为10°C左右。一般情况下,涂料施工温度不宜低于5℃,做乳胶漆时,更要注意室内温度最好达到15度以上,这对漆膜的生成有利,如果温度低了,漆的质量就差。清漆施涂温度不低于8℃,湿度不能大于85%。

对于还没供暖的房间,在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应暂停施工或增加暖设备增加室内温度。对于已经供暖的房间,较高的温度对施工是有利的,但要注意作业面失水过快而造成干裂的问题。

提示:为了加温,门窗关闭时间过长,一旦上漆后,就要开窗透风透气,以尽快释放有毒气体。必要时加强室内空气循环如用风扇在室内吹风,以加快释放污染物质。

人民网-冬季装修正当时?赶在新年住新房

人民网-冬季装修施工?保温防干燥最关键

中国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如何?谢谢

内容推荐:

1、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2、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3、先劣躲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4、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5、咸物返潮天将雨。

6、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

7、夜星繁,大晴天。

8、燕子窝垫草多鬼胳彩,雨水多。

9、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10、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1、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一文读懂全球镍产业格局变迁及镍市场供需情况

中国未来职业发展趋势展望

21世纪中国急需的人才

专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产业机构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未来10年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行业和急需的人才主要有: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开发与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农业科技、环境保护技术、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工商与国际经贸、律师等

方面的人才。

在未来10年中,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有重展潜力的领域有: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主要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合成工程以及生物制品开发为核心的研究领域,将对二十一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从根本上解决威胁人类的疾病,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人类未来的命运。

(2)、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该领域的主要技术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1998年至2000年两年的时间里,以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以这些技术为主的公司和企业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技术和资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代表高技术发展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和计算机、互联网的股票价格成倍上涨,香港和国内的网络股票和从事计算机生产和经营的股票也大幅度上涨。尽管2000年下半年至今,代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股票大幅度回落。但是,从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看,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科学技术领域仍将飞速发展,并逐渐将当前知识经济中存在的“泡沫”不断平息,使信息技术真正引导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潮流。

(3)、新材料科学领域。材料科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科学领域。人类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特殊的高性能的材料,如工业和高科技领域需要的各种合金材料,超导材料,用于制造各种芯片的半导体材料,生活中的各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于服装、洗涤用品、美容保健品等),最近成为新材料技术热点的纳米技术,这些新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高技术产品,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效率。在未来发展中,新材料科学将仍成为科技发展的主导领域。

(4)、新能源及相应技术开发领域。作为传统能源的石油、天然气、煤碳等能源用尽的时候,而人类生产生活的主导能源仍是这些能源,人类将无法生存。在未来的发展中,人类必须寻找新的能源替代这些即将耗尽的能源。其中,核聚变能、太阳能、海洋能源、风能、水电能源等将成为未来能源开发的主导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开发新的能源。

(5)、空间技术。二十一世纪将是人类开发外太空的时代,空间技术的发展将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空的利用也越来越多,效率也不断提高,如遍布于地球外层空间的用于通讯、军事、地理遥感、天气观测、天文观测等领域各种卫星,用于做各种材料合成实验、科学实验和太空中转站的太空站,在地球以外空间进行空间探索的宇宙飞船,等等。在未来的发展中,人类还将对太空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如建立太阳能太空发电站、在太空建立人类居住的太空城、开发外太空的行星、天然卫星、小行星等天体上的矿物和能源等,这一切都需要先进的空间技术支持。

(6)、海洋技术与海洋开发。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库,它是人类的食品和原材料的重要来源,而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是非常有限的,对海洋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对人类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专家预测,上述六个领域的技术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可以形成九大科技产业,这些产业包括: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智能机械产业、软件产业、新材料开发与制造产业、核能与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产业、空间技术与开发产业、海洋技术与开发产业。

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职业

我国的人事管理机构根据全国各类专业协会的有关统计资料,对我国未来急需人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分析结果认为,我国未来世纪的主导职业包括:会计、计算机、软件开发、环保、健康与保健医药、咨询服务、保险、法律、老年医学、服务、公关与服务、市场营销、生命科学、咨询与社会工作、旅游管理与服务、人力管理等十六个行业。这十六中职业的基本情况及相关专业如下:

⑴、会计类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规范化,社会上的各中企业事业单位对会计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会计也将成为各行业中的一个热门专业,社会地位和收入也较高。该行业的从业者应具有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等不同职称或专业资格认证的专业人才,一般需要具有会计专业、财经专业、统计学专业等专业的学历或学位,并通过国家的各等级的会计师资格考试,达到会计师上岗的各种资格证书。

⑵、计算机技术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开发、应用和维护成为社会各行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配置部分计算机技术人员从事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因此,在各行业(如银行、医院、部门、企业等)对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待遇也比较优厚,这些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包括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程序员、网络管理员、系统维护专家、及数据库管理人员等,这些专业人员一般需要获得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或相关专业的学历或学位。

⑶、计算机软件开发类。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促进了计算机软件业的飞速发展,软件开发成为计算机行业的重要开发领域,软件设计专家成为软件开发业热门人才。软件开发专家主要从事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应用软件等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要求具有计算机软件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历或学位,并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经验。这项职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社会上的高技术和高待遇的职业。

⑷、环境保护类。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国家与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对环境保护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将呈直线上升趋势。环境保护具体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治理(环境工程)、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需要环境科学、地理学、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⑸、中医和健康医学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关注,健康医学也应运而生,医用保健品的市场也越来越大,中医学和健康医学成为一个受大众关注的领域。由于西医对一些疑难病症的疗效不大,而中医在辨证治疗和整体治疗方面具有独到之处,而且与当今的生物制药领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社会对中医师和健康医学人才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通常这方面职业从业者需要获得生物医学或中医学专业方面的学历或学位。

⑹、咨询服务类。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膨胀的社会,信息获取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和商业运作的关键环节。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专门化促进了信息咨询和相关咨询行业的发展,并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主导职业。目前社会上的咨询行业有企业咨询、心理咨询、信息咨询(包括各种信息服务咨询)、教育咨询等等。从事咨询业需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学历或学位。

⑺、保险类。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各种不可预期的因素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的发展将人们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限度。社会对保险业务员、管理人员、精算师和索赔估价员需要也不断提高,待遇也高于一般的职业。一般从事保险业的人员需要具有保险专业、金融专业、经济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学历或学位。

⑻、法律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法规也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将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一般的老百姓对众多的法律条文不可能了解得很清楚,从事司法工作的机构(如法院、检察院)也需要高素质、高学历的法律人才。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法律咨询和处理各种刑事和民事案件,律师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律师行业将成为一个高智力高社会地位和高收入的职业。从事律师行业需要具有法律或其他任何专业领域的学历或学位,并获得国家的律师资格证书。

⑼、老年医学类。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和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老年人的医疗、社会保障、心理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庞大群体上述方面的需求成为一个重要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老年医疗和保健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从事老年医学方面职业的社会需求也将大大提高。社会将急需医学、老年医学、健康保健和护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从事老年人医疗保健事业。如此大的社会需求也将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也将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做出贡献。

⑽、家庭护理和服务类。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家庭成员的压力加大,照顾病人、老人和孩子成为年轻和中年父母的沉重负担,家庭护理的需求量也因此大大提高。相关的热门人才为幼儿教师和家庭服务人员,这类人员通常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但是,对于这个行业的管理者,则需要具备社会服务、管理学等方面的学历或学位的专门人才。

⑾、专业公关类。公关和企业形象设计对一个公司或企业的发展是至观重要的,公关行业因此成为极有发展有前景的职业,该职业的从业者一般需要获得公共关系学、社会服务类专业、经济贸易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学位,并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⑿、市场营销类。市场营销对企业产品销售公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中,产品的独立承销商和销售网络的建立将成为企业运作的主要形式。这些承销商和销售网络同时负责为公司进行广告宣传和相应的技术或销售服务。证券及金融业、通讯、医疗器械、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一般的商业机构(如商场)等以经营商品或某一产品的企业或公司均需要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从事这方面的人员一般需要具有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类专业的学历或学位。

⒀、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类。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是近些年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开发的一个热门领域,该领域在生物制药、保健品开发、治疗疑难病症的药品的研制、人工蛋白质的合成等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的新药重要是生物化学家与生物技术专家开发出来的,并对治疗和预防疾病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该领域的从业者一般需要具有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的学位。

⒁、心理学类。我国已经将心理学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十几个学科之一。自19年起,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建立了心理学理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此后,国家在心理学领域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心理科学也逐渐成为一个受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专业,在社会各行业中的需求也不断量也不断提高。如从事市场研究、人力开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习障碍的矫正、教育、心理学研究、人机交互作用的研究等等均需要大量的心理学人才。在中国,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也得到国家部门、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在社会的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从事心理学方面的职业需要获得心理学专业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位。

⒂、旅游类。人们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户外、休闲和旅游活动经济和时间上的投入也逐渐增加,并促使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业是投入少收益高的行业,获取的利润较为丰厚,在21世纪旅游业将迅速发展。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也将大幅度提高,随之对旅游代理公司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如航空公司、出租车公司、客轮公司、商业、宾馆和餐饮业等。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旅游业也将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产业之一。该职业的从业者一般需要具有旅游管理或管理学、地理学或相关专业的学位或学历。

⒃、人力类。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将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立足之地。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无论是机构还是企业,都建立了专门负责招聘人才的人事机构或人力部。其职能已不再是传统的人才的档案管理,其主要的职能是招聘和培训员工,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的潜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力管理也因此倍受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并成为机构和企业的重要职能机构。如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有专门负责公务员和企业力开发方面的中心,在国内的企事业单位人才选拔和安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发了一系列人才选拔方面的工具。在国内的新兴的大型企业和国外的大公司中也都设有专门的人力部,负责企业和公司的各级人才的选拔和员工培训。如国内北大方正和联想公司,国外的IBM、NOKIE、MOTOROLA等著名的公司均有专门的人力部门和人力专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对人力专家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大。从事这方面职业需要具有人力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学历或学位。

21世纪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根据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预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也在发生变化。某些行业社会需求加大促进了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据有关专家的预测,21世纪巨展潜力的行业主要有:

1、网络信息咨询与服务业。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依赖也越来越大,网络信息服务也成为社会上的一个重要的行业。这个行业包含了网上购物、商业信息服务、广告媒体服务、技术信息咨询与服务等等。

2、房地产开发业。随着住房政策改革和住房的商品化,房地产开发业成为一个繁荣兴旺的行业,购房也成为每个家庭的一件头等大事,房地产开发业也因此面临无限的商机,并因此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咨询、销售业务、物业管理、租借、二手房转让行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也具有较高的利润汇报,因此,成为众多房地产投资者的青睐。

3、社会保险业。随着国家经济的进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也不断提高,保险意识越来越强。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都意识到了花少量投入,保证家庭财务和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保险业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4、家用汽车制造业。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个人对家用汽车的需求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上升,给家用汽车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商家也将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同时,家用汽车市场的发展还将带动汽车配件、维修以及相关的技术产品生产业等行业的发展。

5、邮政与电讯业。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人们对信息传递快接性、同步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相关通讯产品(如电话、手机、传真机)以及通讯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中国的电话与移动电话人均拥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通讯市场的开发潜力巨大,这将给通讯业带来新的机遇和丰厚利润。

6、老年医疗保健品业。专家预测到200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1.3亿左右,中国也随之步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带来很多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需求的增加。因此,从事老年人保养品、药品、生活必需品、社区服务等将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

7、妇女儿童用品业。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女性朋友和儿童对服装、化妆品、洗涤用品以及她(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必需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些用品上的投入也比较高,并带动相关的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这一行业的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8、旅游休闲及相关产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节日数量的增多,外出旅游休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人们旅游休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代用了服务业、运动产品、体育场馆、旅行社、旅游产品等行业的繁荣发展,形成了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产业。

9、建筑与装潢业。国内城市的居民住房的商品化,带动了装修业的发展,室内装饰产品和装修工程承包业成为一个获利丰厚的行业。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当前城市居民装修住房的投入大约在2-5万元左右不等,并促进了装饰材料业的发展。

10、餐饮、与服务业。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对快餐业的需求增加。虽然国外的西式快餐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西餐式的快餐业更多地是针对儿童市场。对于中国人来说,更习惯于中国式的快餐,因此中式快餐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地球正在疯狂吸热,科学家说2021年气候可能大变,难道马上要大降温了?

编者按:

2022年3月7日、8日伦敦金属LME镍发生逼仓,镍期货价格罕见暴涨,达到历史极值,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围绕镍市场供需格局变迁、全球镍市场供应情况、中国镍市场供应情况、全球镍市场需求情况及行业展望等几个方面来梳理全球镍产业格局。

一、镍市供需格局变迁

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变革和政策走向的变化,镍的供需格局随之发生相应变动。

硫化镍矿-电解镍-不锈钢时期(2006年之前):

全球镍供应主要来自储量有限的硫化镍矿,镍品味较高的同时工艺成本也较高,而全球不锈钢的需求日益增长,镍的需求也随之扩大,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增长,LME镍库存长期低位,驱动镍价持续上涨。

红土镍矿-镍铁-不锈钢时期(2007年-2016年):

2006年,中国出现红土镍矿-镍铁的生产工艺,更高储量但更低品味的红土镍矿逐渐成为镍主要矿源,镍铁在不锈钢生产中开始成为主角,电解镍需求明显下降,镍价开启近10年下跌之路。2014年初,为了增加本国矿石冶炼的附加值,印尼宣布禁止镍矿出口,这一禁令的生效影响了镍的供需格局,镍价短期上涨,但仍处于下行大趋势,该期间LME镍库存一度上升45万吨的高位。

红土镍矿-镍中间品(或高冰镍)-硫酸镍-三元电池时期(2017-至今):

供应端,虽然2017年恢复品味为1.5%以下的镍矿出口,但是2019年再次发布2020年开始禁止镍矿出口的消息。这两次禁矿都对镍的供应造成了强烈干扰,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镍价的波动。需求端,自2017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愈加快速,以硫酸镍为主要原料的三元电池需求快速增长,拉动镍价上涨,LME镍库存持续下滑至低位水平。

2021年12月9日,印尼青山园区宣布首条高冰镍产线正式投产,并于2022年1月24日发运首船高冰镍至中国,这打通了红土镍矿火法工艺到硫酸镍的产业路线,将大大缓解目前因电池材料项目快速扩建而造成的镍原料结构性紧缺局面,镍价新一轮的牛市有望结束。

图表1:LME镍价走势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2:LME镍库存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3:原生镍产业链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二、全球镍市场供给

(一)镍矿:全球镍储量及产量均比较集中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镍储量约9,400万吨,同比保持不变。全球60%的镍矿储量是以红土镍矿的形式存在,而红土镍矿直至2007年开始才逐渐替代硫化镍矿在不锈钢领域的需求。

近年来,红土镍矿产量飞速增长,据测算,2019年全球镍矿供给结构中红土镍矿占比接近70%。硫化镍矿床分布于西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红土镍矿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和菲律宾等国。

USGS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镍矿产量金属量达到270万吨,同比2020年(251万吨)增加8%。印尼镍矿产量达到100万金属吨,再次成为无可争议的镍头部生产者,其次是菲律宾(37万吨)、俄罗斯(25万吨)、喀里多尼亚(19万吨)和澳大利亚(16万吨)。2020年初印尼再次禁矿,全球镍矿的供应开始逐渐趋紧。2021年伴随印尼大量镍不锈钢、新能源项目的建设投产,镍矿产量出现明显增加。

图表4:2020年全球镍矿储量分布占比

图表5:2021年全球镍矿产量分布占比

数据来源:USGS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6:全球镍矿主产国产量金属吨(万吨)

数据来源:USGS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7:印尼镍矿贸易政策

数据来源:USGS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二)镍铁:印尼继续释放产能,镍铁供给相对充裕

镍铁,主成分为Ni和Fe,是一种呈块状或粒状的灰黑色矿物,新鲜面会有金属光泽。从镍含量上来区分,镍含量高于15%为水淬镍(Ferronickel/FeNi);

镍含量在15%以下的为镍生铁(NickelPigIron/NPI),镍生铁又可分为低、中、高镍生铁,对应镍含量为1.5%-1.8%、4%-8%、8%-15%。

据mysteel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原生镍产量中,63%为镍铁,30%为纯镍,其他镍产品仅占7%,而镍铁产量中78%为镍生铁、22%为水淬镍。中国市场习惯将水淬镍和镍生铁统称为“镍铁”。

镍铁的冶炼原理是利用氧化镍矿,用高炉(BF)或者回转窑-电炉(RKEF)生产而成。镍生铁按照品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冶炼方法:

低镍生铁的冶炼方法为高炉冶炼法(BF),高炉生产镍铁的流程主要是:矿石干燥筛分(大块破碎)——配料——烧结——烧结矿加焦炭块及熔剂(英石)入高炉熔炼——镍铁水铸锭和熔渣水淬——产出镍铁锭和水淬渣。

中高镍生铁主要的冶炼方法为回转窑-电炉冶炼法(RKEF)。RKEF工艺流程为矿石配料——回转窑干燥——回转窑焙烧——炉熔炼粗镍铁——LF炉精炼(或机械搅拌脱硫)——精制镍铁水淬——产出合格镍铁粒。

2020年印尼镍生铁产量超过中国,开始成为全球最主要镍供应国。据Mysteel调研统计,截止2021年12月,印尼在产镍铁条线合计135条。2021年印尼镍铁总产量金属量约为89万吨镍金属量,同比增加45.34%;中高镍生铁产量金属量约85万吨,同比增幅约49%;低镍生铁约1.8万吨,同比减少约3%;镍铁约2.5万吨,同比减少约2%。

印尼具有非常丰富的镍矿,为改变单纯出口金属的发展方式,提高金属矿业产品附加值,印尼在2014年首次禁止镍矿出口,该政策迫使企业,尤其是国内一大批冶炼企业直接在印尼投资建设镍铁冶炼厂,导致印尼NPI产能迅速扩张。近年来,印尼镍金属产业更偏向于发展冶炼加工,对于印尼而言,外资在当地投资建设镍冶炼厂,对当地镍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有利于将印尼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图表8:印尼镍生铁产量(以金属量计:万吨)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印尼RKEF新建项目成为全球镍产量供应主要增量。基于现有产能扩张及新建产能仍将持续释放,预计2022年、2023年镍铁产量(含转产)同比增速仍将维持20%以上,投产高峰期延续至2024年后。预计2022年印尼镍生铁金属产量进一步提升至117.31万吨,总量(镍生铁+镍铁)121万吨。

(三)硫酸镍:新能源汽车爆发持续带动硫酸镍需求

硫酸镍主要应用于电镀行业和电池行业,是三元锂电池产业链中最主要的镍原料。随着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三元动力电池对镍的需求爆发,推升硫酸镍产量快速增长。

硫酸镍企业不同的原料,生产工艺不同,用不同的生产线,但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投资少,建设周期短(2-6个月),产能扩张快,需求响应比较及时,所以产能基本不存在瓶颈问题。

我国硫酸镍以自产自销为主,对外贸易量比较小,目前硫酸镍生产主要集中在前驱体等下游企业,企业通过进口原料来生产,由于硫酸镍生产技术要求不高,加上未来需求旺盛,镍冶炼企业开始向下游延伸,扩建硫酸镍产能。中国硫酸镍生产区域多跟随三元前驱体生产区域,其中以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地区为主,上述区域2021年占比全国总产量的73%。

图表9:中国硫酸镍产量(以金属量计)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硫酸镍的原料来源广泛,包括湿法中间品MHP、电解镍(镍豆/镍粉)、回收镍和高冰镍等。2021年中国硫酸镍原料中镍豆、镍粉原料占比43.65%,镍中间品(包含高冰镍)原料占比33.25%,再生原料占比17.19%。

(四)精炼镍:近两年库存持续去化

按形态可将精炼镍分为:镍板、镍豆、镍饼/镍花/镍扣、镍珠/镍球等。精炼镍因其纯度高、杂质含量少,用途非常广泛,涉及不锈钢、新能源、高温合金、电镀等行业领域,在镍原料供应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球精炼镍总产能在100~120万吨/年,但近年来由于精炼镍在不锈钢领域的使用占比下降,市场需求呈下降的趋势,产量亦有明显下滑。2021年全球精炼镍总产量仅78.68万吨,近年来首次低于80万吨,主要原因在于几大主要的精炼镍生产国接连发生天灾或人为事故,导致大规模减产。

俄罗斯的精炼镍产品绝大多数为镍板,主要用于不锈钢冶炼。同为镍板生产国的还有中国、挪威、日本、芬兰、南非、法国等国,其中芬兰、南非的镍板一般也用于不锈钢冶炼,而挪威、日本、法国生产的镍板主要用于电镀行业。2021年全球镍板总产量50.89万吨,占比64.68%。

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两国是镍豆的主要生产国,此外芬兰、加拿大也有部分工厂生产镍豆。镍豆主要用于新能源产业,镍豆自溶制备硫酸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2021年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镍豆需求有大幅提升。

2021年全球镍豆总产量19.54万吨,占比24.83%。

加拿大、英国主要生产镍饼(镍扣/镍花)、镍珠等小品种形态精炼镍,主要用于合金冶炼、电镀等行业。2021年全球总产量8.25万吨,占比10.49%。

图表10:2021年中国精炼镍下游市场比例

图表11:2021年精炼镍分国别产量分布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12:LME镍库存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新兴崛起的新能源行业对精炼镍的需求与日俱增,主要增量表现在过去并无用武之地的镍豆。镍豆以其优良的经济性,成为制备硫酸镍最主要的原料,2021年镍豆在新能源领域的用量为11.19万吨,占硫酸镍原料比例43.83%。LME镍库存自2021年5月开始快速下降,并成为2022年3月初LME镍爆发“史诗级”逼仓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

LME交割品类只有镍板和镍豆,中国地区交割品类只有镍板。镍主产地印尼地区生产商没有可供交割的品牌。我国一些企业镍产量排名前列,但只生产镍铁、高冰镍等二级镍,并不生产期货交割用的镍板和镍豆,且没有在LME注册交割品牌。近十年以来,在各类原生镍产品中,镍豆、电解镍等一级镍产品产量呈现停滞不前甚至收缩态势,全球原生镍产品增量主要来自镍生铁。

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产品是LME市场重要交割品。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镍矿产量17万金属吨,为全球第一大镍矿生产商,占全球比重5.8%,且其产品均为LME仓库交割品牌。

图表13:俄罗斯生产交割品品牌在LME占有较大比重

数据来源:LME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2021年12月9日,印尼青山园区宣布首条高冰镍产线正式投产,并于2022年1月24日发运首船高冰镍至中国,这打通了红土镍矿火法工艺到硫酸镍的产业路线,将大大缓解目前因电池材料项目快速扩建而造成的镍原料结构性紧缺局面,对目前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中国镍市场供给

(一)镍矿:主要依赖菲律宾,进口季节性规律明显

我国的红土镍矿比较缺乏,不仅储量比较少,而且品位比较低,开成本比较高。而我国又是不锈钢产品主产国,红土镍矿是镍铁的主要原料,且镍铁又是不锈钢的主要原料,因此我国每年都需大量进口红土镍矿来发展不锈钢工业。

2014年印尼首次限制镍矿石出口后,菲律宾成为中国进口镍矿石的核心来源国,其向中国出口的镍矿石金额占该国镍矿石出口总额的80%以上。2021年中国进口镍矿量4352.92万吨,同比增加11.3%,其中来自菲律宾的进口量达3904.31万吨,同比增加22.11%,占总进口量的89.7%。

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菲律宾处于雨季,天气恶劣,镍矿开和装船工作进度受到影响,其镍矿出口量有明显的季节性。中国自菲律宾镍矿进口量通常在9月份或10月份达到年内峰值,而后开始持续下滑,一季度处于年内低谷。

由于近些年的大量出口,菲律宾镍矿的储量和品位均在下降,其中TAWI_TAWI地区更是已经面临着枯竭的压力,该地区的三个矿山2019年四季度-2020年一季度陆续关闭。此外,其余地区矿山也面临镍矿品位低的问题。

近两年来,菲律宾高品位镍矿出现枯竭的迹象,发往中国的多为中低品位镍矿,根据Mysteel统计,菲律宾镍矿平均品位从1.5%降低至1.2%-1.4%,入炉品种下降使得国内镍铁Ni含量降低,同时成本相应增加。

图表14:中国镍矿进口来源分国别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15:中国镍矿进口季节性走势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16:中国主要港口镍矿品味分布图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二)镍铁:进口主要依赖印尼,政策不确定性仍较大

中国镍铁冶炼成本主要由镍矿成本、电力成本、燃辅料成本、还原剂成本等部分构成,其中镍矿成本最高,约为55%,其次电力成本占23%。从成本构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镍铁冶炼成本受镍矿和电力成本影响最大。镍铁冶炼伴随着高能耗、高碳排放。根据测算,不锈钢冶炼整个环节的单吨总能耗约1.99-2.32吨标准煤,其中镍铁单吨能耗约1.06-1.28吨标准煤,铬铁单顿能耗约0.92-0.98吨标准,而不锈钢环节仅0.02-0.06吨标准煤。

目前,清洁能源发电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大量风电、光伏发电的接入将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电网稳定性、无功及电压控制等带来一定的影响,难以适用于镍铁冶炼这种耗电量巨大的项目。这意味着,在短期内国内镍铁难以解决能耗和碳排放的问题,对国内镍铁产业形成巨大冲击。印尼镍铁受益于当地镍、电力成本等优势,冶炼成本远低于国内。

印尼禁矿后,中国镍铁产量维持低位,2020年镍铁产量51.27万镍金属吨,同比下降7.12万镍金属吨(-12.19%)。展望后面几年,菲矿仍是国内进口镍矿的主要来源,供应没有较大增量。

图表17:中国镍铁冶炼成本构成

图表18:中国镍生铁产量分地区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19:中国镍生铁产量(镍金属量:万吨)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自2020年1月印尼镍矿出口禁令正式生效并执行后,我国从印尼进口镍铁量明显增加,2021年全年我国镍铁进口量中印尼占比高达约84%。

近两年以来受疫情干扰,印尼镍铁回流量并不是很充裕导致国内整体镍铁供应持续处于偏紧状态,推升镍铁价格持续攀升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印尼海洋与投资事务部副部长SeptianHarioSeto表示,可能在2022年开始对镍铁和镍生铁征收出口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或将给后期国内镍铁及不锈钢供应均带来较大影响。

图表20:中国镍铁进口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三)精炼镍:俄镍进口比例下降,但仍是主要进口来源国

国内精炼镍供应主要分布在甘肃省,2021年甘肃电解镍产量为147800吨,占全国比重为91.3%,其次是新疆,2021年新疆电解镍产量为12099吨,占全国比重为7.5%。

进口方面,俄罗斯长期以来是中国进口镍板的主要来源国,主要生产商为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其为世界最大的镍生产商。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中国2020年全年俄镍进口量为5.18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39.59%,2018年、2019年的年进口量更是达到8.25万吨、8.89万吨。

但2021年中国自俄罗斯的镍板进口锐减,全年进4.61万吨,占精炼镍总进口量的17.5%,为2011年以来进口量最低的一年,也是进口量占比最低的一年。其原因在于2021年2月诺里尔斯克因矿场发生渗水事故而减产18.12%;加之2021年8-12月俄加收镍产品出口税;以及2021年挪威、住友、南非等其他进口镍板挤占国内市场,俄镍进口利润降低,国内贸易商与俄方长单签订受阻。中国2021年自澳大利亚精炼镍进口量占比近一半,绝大部分以镍豆为主,这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镍豆需求的暴增。

图表21:中国自俄罗斯精炼镍进口量

图表22:2021年中国精炼镍分国别进口比例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四、全球镍市场需求

镍下游主要应用于不锈钢、电池、电镀、合金等领域,其中不锈钢为最大应用领域,占比达到70%,因其对镍用量基数较大,未来仍将作为拉动镍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镍下游需求中电池用镍需求增速最快,其在总需求中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

图表23:全球原生镍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CSSC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24:原生镍概念

数据来源:Antaike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25:全球镍市场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一)全球不锈钢产量稳步增长,中国和印尼贡献主要增量

从全球产量来说,自2009年以来,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稳步增加,2018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更是突破5000万吨至5073万吨,同比2009年增长104%;2020年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之下,仍达到了5089.2万吨。根据国际不锈钢组织/IS,2021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达5628.9万吨,较2020年的5089万吨增长约10.6%。

近几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增长主要贡献为中国和印尼,而印尼主要以300系为主。其他国家和地区中,欧美非地区生产比较稳定。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不锈钢总产量基本增幅有限。因此中国主导了近年来全球产量增量。中国产量自2009年以来稳步增加,2010年突破1000万吨,2014年突破2000万吨,2021年突破3000万吨至3245万吨,占比全球57.7%。

图表26: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

图表27:未来普碳钢置换不锈钢产能仍将会是国内不锈钢产能扩增的主要方式

图表28:印尼不锈钢加速发展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从不锈钢产量的结构来看,我国的不锈钢品种结构中,由于300系不锈钢具有高强度的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可延展性、相对高的抗拉强度和优异的可焊接性,其产量占中国不锈钢总产量的50%左右,是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不锈钢钢种。主流品种304和316国标要求的含镍量分别为不低于8%/10%,因其用量大且含镍量高贡献了不锈钢用镍主要需求。

图表29:中国各系别不锈钢粗钢产量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二)新能源汽车带来镍高需求增速

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熟度、车企未来的规划、政策力度支持,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三元动力电池有望成为未来镍需求的最大增长点,全球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从全球来看,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700万辆;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在3000万辆规模以上。从国内来看,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粗略估计有6至8倍的成长空间。按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渗透率规划到2025年为20%、2030年为40%、2035年为50%。

图表30:全球三元前驱体和电池级硫酸镍需求量预测

数据来源:GGII中汽协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3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五、未来镍产业链发展趋势

(一)中国不锈钢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不锈钢行业具备较高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行业进入门槛也相对较高,行业竞争相对有序。2021年国内不锈钢粗钢产量3245万吨,并形成福建、广东、广西、江苏无锡四大集群。行业前十企业包括宝武太钢、青山、北部湾新材料、江苏德龙等,份额占比81%。随着未来新增炼钢产能的集中释放,中国不锈钢行业集中度预计会进一步提高,未来将形成以青山、宝武和德龙三大巨头为行业主导的不锈钢新格局,市场占有率继续提高。

青山集团寡头垄断地位将逐步被削弱,但仍是不锈钢行业的绝对标杆,尤其是市场主导和盈利能力以及终端直销能力毋庸置疑。

宝武集团打造全球不锈钢品种和规格最丰富的钢厂,谋求全球不锈钢头部企业低位,兼并太钢集团,扩大规模,着力优化原料自给率,提高竞争。

德龙集团专注发展300系不锈钢,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以及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将300系生产成本优势发挥至极致。

图表32:三大龙头投产情况

数据来源:Mysteel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二)镍铁-高冰镍转换打破原有平行供需格局

近两年镍供应端增量主要来自于生产不锈钢的镍铁,需求主要增量同时来自于不锈钢与锂电池。而过去镍的供需同时存在镍铁-不锈钢/电解镍-硫酸镍-电池两条平行的路线。因此前期市场预期镍铁大量投产而电池用镍产量增幅不及需求会带来镍结构性过剩/短缺以及镍铁对电解镍大幅贴水的局面。

2021年12月青山宣布实现镍铁-高冰镍的转换,打破原先的供需格局,并将通过镍铁供大于求—电解镍&硫酸镍对镍铁溢价提升—镍铁转产高冰镍制备硫酸镍—硫酸镍对电解镍需求减少-电解镍&硫酸镍对镍铁溢价减少来实现不同形态镍产品价格的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镍铁可以转产高冰镍,不同产线存在互相牵制的关系。当转产高冰镍的利润高于出售镍铁的利润时,即硫酸镍和镍铁的价差扩大到能够覆盖镍铁-高冰镍-硫酸镍的成本,企业就会有足够的驱动力去转产高冰镍。如果高冰镍供应增加,那么将改变镍市场供需格局,而供需的变化又将影响上游原料端的价格,硫酸镍和镍铁的价差随之变化,因此应该辩证看待高冰镍的转产经济性问题。

除了硫酸镍与镍铁价差达到必要转产刺激之外,镍铁自身利润水平是关键因素,当镍铁本身处于高利润状态时,即便短期价差已足够覆盖转产成本,企业转产的积极性也大概率不够强烈。未来随着众多镍铁项目投产,且与相关新能源公司、不锈钢企业签订包销或联合经营合同,转产或更为可见,而高冰镍也将作为两元市场连接的纽带,体现新能源与不锈钢的边际需求变化。

(三)印尼产业链更完善

1、印尼长期禀赋优

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天气的?

主要是因为2021年,天气温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温度升高有非常明显的感觉,而且未来温度也很有可能升高。根据地球持续变暖,这种吸热式的,在科学界,对地球气候的走向众说纷纭。毕竟2020年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意味着全球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拉尼娜现象已经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温室气体继续增加。那么,在 2021 年,气候将表现得更加疯狂,绝非危言耸听。

北极气候变化

北极冰盖逐渐减少到374万平方公里,是历史上第二低的覆盖面积。未来,北极夏季可能没有冰。从今天全球变暖的发展来看,气温波动太大,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收到夏天的消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达17%。从这个数据来看,地球正在疯狂地吸收热量。

地球要“降温”了吗?

其实这个理解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地球之所以“疯狂”吸热,主要是因为地球有太多的“热能”。随着人类不断排放温室气体,地球本身处于“平衡点”。热量将超过正常水平。科学家称之为“正失衡”。这时候,多余的热量来自于地球无法平衡这部分热量过多引发的“全球温度上升”。

科学家说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

事实上地球进入小冰期主要是由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决定的。众所周知,地球的温度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太阳决定的,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一些科学家说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也是基于太阳黑子的异常变化。现在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浓度更高,这也意味着地球需要调整,否则会影响地球的生态。科学家们发现,地球从大气中吸收的热量大约是15年前的两倍。

是否会再次出现,科学界还存在一些争议。然而,与之相关的异常现象和变化似乎与日俱增,各种极端天气气候极端也越来越频繁。或许从今以后,地球将进入一个极端时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只有有意识地了解地球出现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现在和未来做出正确的决定,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

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今天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中央电视台每晚19:30播报的都是短期天气预报,时效为未来2~3天。

扩展资料

中国古人的天气预报:

几千年来,水手、渔民、农民和猎人看云、看风、看天象、看物象来预测天气,探索作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成了一套民间技艺。古代人观天象,测风云。前者是肉眼和简单仪器能够观测到的天空状况,不但观测日月星辰的变化,还记录了各种过去和当前发生的自然现象,并把总结的经验与当前观测结合起来,做出天气预报。

参考资料天气预报——百度百科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城乡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伴随着对土地、能源、水等的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以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为抓手,妥善处理好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及环境问题,对于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一、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情况 (一)建筑能耗总体特点 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供暖、空调、热水、照明及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所消耗的能源。建筑能耗与地域气候特点、城市规划、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用能设备效率、建筑使用功能及使用人用能行为等密切相关。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从北到南跨越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及温和等多个气候区,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偏冷夏季偏热,地区经济水平及生活习惯差异明显,使我国建筑能耗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北方与南方建筑能耗差异大,北方地区以冬季暖能耗为主,南方地区以夏季空调能耗为主;二是城市与农村建筑用能差异大,城市以煤、电、油等商品能源消耗为主,农村地区除部分使用商品能源外,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仍大量使用;三是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能耗差异明显,居住建筑能耗与居民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二)建筑能耗总量大,增长速度快 据测算,2014年,全国建筑总商品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比例20%左右,如把终端能源在生产、运输、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计算在内,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是我国三大重点用能领域之一。与2000年相比,2014年建筑总能耗增长了1倍左右,并且仍将持续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面积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达到35.5亿平方米,建筑总量的增长致使能耗增长较快。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建筑服务水平的提高,建筑内用能设备增加造成建筑能耗的增加。如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器的数量从2000年的30.8台增长到2012年的126.8台,增长了3倍多。三是城乡居民对建筑室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使能耗增长较快。如长江流域过去为非暖地区,而现在冬季暖需求逐步增大,致使暖能耗快速增长。四是农村地区建筑用能明显增长,比例从2001年的31%上升到2014年的超过60%,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农村建筑每年每平方米暖用煤超过30公斤,加上照明、炊事、家电等其他生活用能,商品能耗比例超过70%。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将逐渐超过工业、交通成为用能的重点行业,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将超过40%。 (三)建筑节能与绿色化水平仍然偏低 建筑节能是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过程中,在满足规定的建筑功能要求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降低运行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过程。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老旧建筑及80年代后建设的大量新建建筑,仍为不节能建筑。2014年全国城镇既有建筑中不节能建筑占比仍达60%左右。同时,我国目前的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按照同样水平的室内舒适度计算)我国北方住宅全年供暖能耗指标,依然为发达国家的1.5~2倍,公共建筑的供冷供热全年能耗指标,我国约为发达国家的1.2~1.5倍。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发达国家从1990年开始相继开发了适应不同国家气候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为决策者和设计者提供技术依据,对推动全球绿色建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2008年才开始逐步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和质量仍不高,存在总量规模仍然偏少、地区发展不平衡、高性能比例小以及综合效果多数停留在设计阶段等问题,绿色建筑推进效果大打折扣。 二、我国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 2014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新增节能建筑面积16.6亿平方米,可形成1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05亿平方米,约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的38%,共形成1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二)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2559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建筑面积超过2.8亿平方米,其中2014年度有101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1.13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强制推广工作稳步推进,全国累计强制推广绿色建筑面积3.78亿平方米。到“十二五”末,全国累计推广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 (三)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排2014年度北方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75亿平方米,截至2014年年底,各地共计完成改造面积2.1亿平方米,“十二五”前4年累计完成改造面积8.3亿平方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稳步推进,2014年共计完成改造面积1521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改造面积7090.58万平方米。 (四)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能源审计12900余栋,对13000余栋建筑能耗情况进行了公示,在33个省(区、市)建设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对7400余栋建筑进行了能耗动态监测。全国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927.5万平方米。 (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镇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27亿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面积4.6亿平方米,太阳能光电建筑装机容量达到2500兆瓦。 三、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我国目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中暴露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城镇建设以规模扩张为导向,城市规划执行持续性不强,环境消耗增长过快,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不高,部分城市大气及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党中央、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以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都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在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建筑建造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按照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促进城镇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对引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落实国家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是党中央、院做出的战略部署。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建设量巨大,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仅为美国的1/3左右,建筑服务条件与舒适水平比较低。随着人民群众对室内热舒适度要求的提高,暖线南移、建筑用能模式转型、农村用能“城市化”问题等趋势发展越发明显,建筑能耗刚性增长压力巨大。通过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引导城乡建设走节能、高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使我国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实现人民群众比较高的生活需求,可有效减缓建筑能耗总量增长速度,确保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顺利实施。 (三)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出要减少污染物排放,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提出了明确目标。建筑领域燃煤暖、施工扬尘等是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转变建筑建造方式和使用过程中的粗放用能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有效降低施工扬尘,并降低燃煤暖消耗,减少含硫含硝污染物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促进环境保护和空气品质提高,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压力,改善人们生活条件,提高全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我国在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新型建材、建筑工业化、可再生能源等绿色新技术新产品集成应用等方面,还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当前欧洲国家低碳社区和零能耗建筑发展方兴未艾,美国也将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作为引导绿色低碳智能新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新型结构体系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加快产业升级,确保在新一轮建筑领域科技革命中迎头赶上。 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的工作目标:一是提升节能和绿色发展质量水平,城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城市新建建筑能效提升20%以上,部分城市开始推行超低能耗标准,逐步与国际先进标准实现同步发展。二是实现高效运行和精细化管理,完成老旧住宅节能改造面积10亿平方米,改造建筑暖能耗强度下降35%以上。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亿平方米,改造建筑能效提高20%以上。三是城市能源结构清洁化比重实现突破,城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以上。四是实现建造方式转型,提高建材绿色化和循环利用水平。五是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市场和产业得到充分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二)重点任务 1.控制增量,引导城市能源消费增长模式。一是实施建筑能效领跑者。发布我国建筑节能标准提升路线图,明确建筑节能标准提升中长期规划目标及提升。加快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进程,尽快执行更高水平节能标准。抓紧出台以能耗量为约束条件的建筑能耗标准。公布建筑能效标准先进城市,鼓励比对。全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高星级绿色建筑,鼓励规划建设近零能耗社区。二是推进绿色建筑全面推广。实施绿色建筑推广目标管理机制,将《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确定的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分解到各省级行政区域。督促各省(区市)落实本地区年度绿色建筑发展,并建立绿色建筑进展定期报告及考核制度。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推广。在条件成熟地区不断加大绿色建筑标准的强制执行范围。强化对绿色建筑质量的监管,将绿色建筑纳入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工程全过程管理程序;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落实到位,鼓励地方出台配套财政激励、容积率奖励、减免配套费等措施。鼓励一些先进地区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建设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三是开展紧凑型绿色城市示范建设。城市新区规划和建设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土地适度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用地布局。探索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空间布局模式,适度提高公共交通可达地块的开发强度。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完善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系统和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构建绿色市政体系,同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雨水收集及再生水利用系统。注重各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及无害化处理。 2.优化存量,挖掘城市能源消费节约潜力。一是推进城市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在北方地区城市全面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选择有条件小区进行高标准的节能改造和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供热计量。在夏热冬冷地区探索符合地方气候条件及用能方式的改造技术路线,并进行试点。全面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比对工作,实行重点用能公共建筑动态管理制度,分地区、分类型公布公共建筑先进能效标准。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试点。鼓励以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市场化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在学校、医院等公益性行业开展建筑能效比对试点。二是推进城市(建筑)能源消费比对行动。全面开展城市消费领域能源消耗数据的调查统计,并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建筑及交通能源消费信息大数据平台。逐步完善城市能源消费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开展基于数据的城市建筑能效比对工作。积极倡导城市生活绿色消费模式,大力开展“节俭养德”宣传活动,定期发布城市建筑“节约之星”先进典型。 3.调整结构,实现城市能源消费清洁发展。一是实施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强制推广行动。城市应全面做好可再生能源条件勘察和利用条件调查,并编制城市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新建建筑工程应对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适用类型、应用规模及效果等进行专项论证,具备应用条件的新建建筑,应至少选择应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加大太阳能光热系统在城市中低层住宅及酒店、学校等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的强制推广力度。二是推进长江流域个性化的清洁供暖工程。在传统非暖区的夏热冬冷地区,积极推广利用空气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热泵技术供暖,建立小区级的城市微暖系统。具备条件的,利用工业余热,建立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模式。利用海水源、江水源热泵技术,在末端用能负荷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建立区域可再生能源站。三是打造城市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应用系统。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互补、梯级利用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建立城市可再生能源微网系统,实现分布式能源与智能调度充分结合。在城市燃气未覆盖地区,推广用污水厂污泥制备沼气技术。 4.转变模式,促进城市建设模式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从重点城市开始,逐步提高住宅精装修的交房比例。二是鼓励发展现代木结构、钢结构建筑。研究制定必要的激励政策。加强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加快国家级木结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三是全面推广循环建材与绿色建材。加强建筑物的拆除管理。稳步提高建筑垃圾和工矿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建材的循环利用率。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 5.创新体制,强化市场、产业、技术的支撑作用。一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合理界定及市场的边界,既要发挥的行政管理职能及规划、标准、财政、税收等措施的调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用ppp模式、合同能源管理、能效交易、碳交易等多种市场化机制,让企业充分参与城市能源节约的各个领域,形成引导、企业参与、市场推动的良好机制。二是注重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在推进城市能源消费革命中,大力引导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建筑结构产业、第三方咨询与服务产业等,积极打造相关产业化基地,扶持相关企业推进产业链整体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标准化、工程化、产业化。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促进成果产业化。三是突出技术标准的引领作用。完善城市能源绿色、低碳消费的标准、技术、指标体系。制定不同气候区、不同功能定位的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分类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依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平台,推动新型建筑材料与装配式结构体系、近零能耗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能源集成应用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示范。注重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建筑能源管理师、建筑能效评估师等职业资格制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搭建间合作平台,吸收借鉴国际上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s://bid.lcyff/#/?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