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险天气是什么?

2.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3.森林防火知识

4.小学生森林防火知识

5.重庆一消防员在火灾中因爆燃离世,高温天气下如何预防火灾?

6.东北民房着火村民铲雪灭火,当周围没有水时都有哪些灭火方式?

7.雨雪冰冻灾害气候条件下消防兵怎样灭火救援?

火险天气是什么?

什么天气灭火最好_什么天气下最容易灭火

(fire weather)

(王正非,潘家震)

有利于林火发生,影响林火行为及其控制的各种特征天气。天气、森林可燃物和火源,是构成森林火灾的三个要素。林火天气集中反映了干旱、高温和大风等特殊的天气条件,因此讨论林火天气时,必须考虑火险天气要素和形成的火险天气型。

火险天气要素

所有天气要素对于火险都有影响,但最直接的影响有以下几个:①降水量与降水区间:枯死的可燃物其形状、大小、配置格局的不同,吸收和保持湿润的时间都不一样。它的干湿不仅取决于降水量,还和降水区间的长短有关。细小可燃物,如枯草、落叶、松针和松散的枯枝落叶层等,吸收和失掉水分都非常快,甚至可能由毫无着火性在几个小时后变为很高的燃烧性。而中等可燃物的水分变化较前者缓慢,如小枝、木棍、表面腐殖层等,和外界水分交换较慢,并有一定吃水能力。这类可燃物左右着某一区域的林地能否燃烧蔓延和林火控制的难易。它们的含水量大小决定着灭火难易。至于粗大而且结构紧密的可燃物,如大圆木、深层的腐殖质和泥炭层等物质,这些水分变化更缓慢,其干湿反映了降水情况的长期累积。②温度:是激发可燃物着火性的主要因子。可燃物含水量依靠温度蒸发,温度越高蒸发力越强,可燃物变干越迅速。温度的作用和降水相反。在高温下,需要引燃的热量变小,容易着火。狂燃烈火往往在气温较高的时间里发生。温度对于中等可燃物和粗大可燃物的水分积累和减少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是火险的月变因子,也是季节变化因子。③相对湿度: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升高,则相对湿度立即减小,并且加速可燃物变干。一般相对湿度和可燃物含水量保持平衡关系,空气湿度小,可燃物含水量减少,相反则增加,尤其对于细小可燃物更为敏感。以50%的空气相对湿度为临界线,小于50%容易发火;相对湿度超过50%以上,则可燃物的含水量基本停止蒸发,相反要从空气中吸收水分。④风:风速和风向对着火性和火行为影响极大。风一方面加速水分蒸发,另一方面为燃烧蔓延的火输送氧气。同时,风的平流动力作用还可使火沿风向加速度蔓延。当风速4米/秒时,火的蔓延速度比无风时增加2倍;风速增至8米/秒,则火的蔓延速度可增达4倍。但是,风力超过6级时,小的火源热量容易被风吹散,燃烧的热能不能积聚成热源,却有熄火作用。⑤气压:虽然它对火的燃烧蔓延没有直接影响,但气压是气团和气旋或反气旋的重要指标。在特定的时间或地方,对未来天气变化有明显的指示性,特别对于直接影响火发生发展的气温和风的预报,有赖于气团性质和气压配布形势。⑥高层大气状况: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和高层风的状况,能够判断地面的大气稳定与不稳定,以及逆温层的存在与局部低空急流有无发展趋势等,这对于已经发生的林火能否导致飞火、火暴或狂燃火具有重要意义。⑦大气能见度:是发现火的重要因子。每当森林处于高火险,同时发生能见度不良时,就给指挥扑火造成障碍。这对于气象部门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有赖于防火人员凭自己的经验判别哪种情况是燃烧的烟幕,哪种情况属于霾或烟雾或飞扬的尘埃。

最重要的火险天气型

火险天气在中国主要的有下列几种类型:①干燥气团型:夏季或秋季从极地大陆袭来的冷干气团,经过中纬度时,逐渐变性升温,但保持其干燥的本性,长期停滞,引起地表水分蒸发旺盛,地被物容易引火燃烧。据中国东北林区统计,在高压脊控制下,104次森林大火中,这种类型的占32%。②气旋活动型:这种类型在中国东北林区更为突出。当贝加尔湖或蒙古气旋进入大兴安岭林区时,形成很长的冷锋面,使大兴安岭南部林区、小兴安岭、长白山等林区几乎全包括在暖区内。这时的天气特征是西南大风,高温,有时相对湿度小于10%。同时,冷锋面过境,伴随着较强的雷电,降水量却很小(很少超过5毫米)。因此,这样干燥的气旋为森林提供了有利的引火燃烧和蔓延的条件,易引起森林火灾,尤其当气旋连续通过时,容易酿成特大火灾。根据1970~1981年的统计,大兴安岭林区的6次特大火灾都是这类型;在104次大火灾中,属于贝加尔湖或蒙古气旋的竟达35%。③副热带高压型:夏季西太平洋上常出现很强的高压,即所谓副热带高压,有时向西扩展,控制华中全部和华南一部分地区,特别是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东部、贵州省东北部等地林区发生久旱不雨的天气,7、8月份有时连续晴朗高温,从而这一时期便成为这些地区林火的多发期。如重庆市历史上7月份出现的森林火灾次数,竟达全年的48%。④高原大风型:西南高原在干季高空受西风急流控制,低空、地面受蒙古冷高压影响,早春气温回升较快,出现干燥天气,特别是间歇性的高原大风,更促使干季中出现特别干燥的天气,增加森林的燃烧蔓延的危险性。当500百帕高空图上极涡偏于西半球,中纬度环流呈纬向型,并且高空盛行西南气流时,出现较好天气,容易升温,湿度变小,使火险升高。而500百帕图显示强盛的欧洲高压脊,乌拉尔山东侧为阶梯型低压槽,并在700百帕图上有小槽过境,这就预示云贵高原将有一次大风过程。因此,这种过程最容易使已经着起的林火蔓延成灾。

参考书目

A.A.Brown and K.P.Davis,Forest Fire Control and Use,2nd Ed.,McGraw-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1973.火险预报

(fire danger forecast)

(段秀英,潘在晨)

根据有关天气因素、可燃物状况和火源等,对森林火灾发生、发展所进行的预报。通常用火险等级(或指标)表示。各种火险预报方法都有它规定的等级表,包括火险指标、火险等级、管理措施三个部分。火险预报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它不单预报林火能否发生,同时还对已发生的林火的蔓延和强度进行定量预测,为林区防火、灭火和林火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火险预报,最初是从单因子预报开始的,后逐渐由单因子发展到多因子。1928年加拿大赖特(J.G.Wright)用相对湿度进行火险天气预报,1936年美国吉斯伯恩(H.T.Gisborne)提出多因子预报方法,1944年苏联涅斯捷罗夫(В.Г.Нестеров)提出多因子的综合指标法。1950年后,研究和使用火险预报的国家愈来愈多,中国研究了双指标等方法。1970年以后,美国和加拿大相继提出了国家火险级系统,适合全国性的大区预报。80年代初中国的火险预报已开始向林火发生和林火行为的综合预报发展。

火险预报一般方法

这类方法较多,典型的有:①综合指标法:根据无雨期间的空气饱和差、气温及雨量多少的综合影响,预测森林的燃烧性,确定相应的指标。由下雨后若干天内,空气温度和饱和差乘积之和决定,计算式如下:

式中T为综合指标;ti、di分别为降水后第i天的空气温度(0℃)、水汽饱和差(mb)。计算指标时,须在每天13时,测定空气温度和饱和差的变化,并根据每天的降水量进行修改。如当日的降水量超过2毫米时,则取消以前积累的综合指标值;降水量大于5毫米以上时,则将降雨后5天内的综合指标值减去1/4,然后累积,即能得出火灾危险天气等级的综合指标。②实效湿度法:森林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取决于含水量大小,而可燃物的含水量,则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它们之间总是趋于平衡。因此,可判断空气湿度对可燃物含水量的影响,以估计燃烧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实效湿度(%)=(1-a)(a0h0+a1h1+a2h2……+anhn)

式中 a为系数,一般取值0.5;h0,h1,h2,……hn分别为当日,前一天,前二天,……前n天的平均相对湿度。实效湿度与燃烧性关系由下表查得。③双指标法:着火指标由每天的最小湿度与最高气温来确定,火的蔓延指标由实效湿度和最大风速来确定。根据着火指标(I)与蔓延指标(S)即能确定森林火灾危险等级。其计算公式如下:

I=A1e-B1H+A2TB2+C1

S=A3e-B3R+A4VB4+C2

式中 H为最小湿度(%);T为最高温度(℃);R为实效湿度(%);V为最大风速(米/秒);C1、C2均为统计常数。根据当日13时上述气象要素观测值,用计算检索图即可查出当日的着火指标与蔓延指标。两个指标变化范围都是0~100。危险级从“不燃”到“强燃”,从“小蔓延”到“强烈蔓延”,都分为五级。

实效湿度与燃烧关系表

美国国家火险等级系统

简称NFDRS。该火险等级系统由四种指标组成,即:①人为火发生指标(MCDI):即可能发生人为火危险的数值估算,它根据某一火险级内人为火源情况和着火组分(IC)决定;②雷击火发生指标(LOI):即可能发生雷击火危险的数值估算,它根据着火组分(IC)和闪电危险性(或称雷暴活动)得出;③燃烧指标(BI):由蔓延组成(SC)和能量释放组分(ERC)计算得出,它是国家火险等级中的主要内容,与林火强度和火焰长度相互关联,反映着林火的行为特征;④火负荷指标(FLI):即国家火险等级的最终指标,表示防火部门对控制区有可能发生的林火需要扑火力量的基本准备。

美国国家火险等级系统划分的可燃物类型有20类,要求输入的火险因素也较多。林火天气站除需要测定13~15时空气温度和湿度、风速、云量,以及24小时最高最低湿度和相对湿度外,还需记录降水持续时间、可燃物湿度棒含水量和闪电活动等。通过林火信息检索系统(AFFIRRS)火险级可以由计算机处理,也可以通过查表计算。

加拿大森林火灾天气指标

指标系统由三个湿度码、两个中间指标(最初蔓延指标、调整后的落叶层湿度码)形成火灾天气指标(见图)。三个湿度码反映三种可燃物类型的水分变化: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反映地表枯枝落叶层在天气要素的影响下的干湿变化;下层落叶层湿度码(DMC)反映下层落叶层(具有松散有机物结构的可燃物层)的水分变化;干旱码(DC)反映深层落叶层(由细密的有机物组成的可燃物)含水量变化。三个湿度码在计算时除计入当日天气要素外,还要代入昨日的码值。在三个码值的基础上,加上风速后形成两个中间指标,然后再组合成最终的指标——林火天气指标(FWI)。

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标系统图

除了上述的几种火险预报方法外,澳大利亚、法国、民主德国、日本等也都有适合本国特点的火险预报方法。

参考书目

A.A.Brown and K.P.Davis,Forest Fire Control and Use,2nd Ed;McGraw-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1973.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当下天气干燥,夏季高温,所以出现火灾的情况也变多了起来,很多人在灭火的时候就会用水来灭火,下面为大家分享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

 火源明确、水源、人力、物力充足、有畅通的回风道、瓦斯浓度不超过2%

  水是怎么把火扑灭的

 首先水可以把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首先普及一个知识什么是着火点,着火点被点燃所需要的最低的温度,也就是说如果可燃物的温度超过了着火点,一旦有氧和有火源就会使可燃物燃烧,相反,如果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那么这个时候就不会被点燃。所以说水他灭火的原理之一就是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让周围的可燃物不再被点燃,因此火势就会慢慢的减小。

 水的比热容非常大,想要把一杯水烧开,他需要吸取大量的热量,也就是说在灭火的时候只需要少量的水,就可以将很多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第二个原理就是隔绝氧气。中学的时候我们学的化学,燃烧他的条件第一是要有可燃物,第二温度达到着火点,第三有氧气的参与。因此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如果我们用水您在可燃物上面,这个时候水就会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与外界的氧气隔绝使氧气不再与可燃物发生燃烧,这样的话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将火扑灭。

 但是水并不是适合所有火灾灭火。对于一些挥发性极高的,有污染性的物体,我们一般不采用水去灭火,原因之一是因为水它可以和某些物质反应,然后加大火势,比如说实验室着火的时候如果实验室里面有一些钠这样的金属的话,我们加水反而会使火势增加。因此在扑灭火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是什么引发的火灾。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2

  扑救火灾的'四种方法

 冷却灭火法:任何物质的燃烧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极限称之为燃点。冷却灭火法,就是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燃点以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用水进行冷却灭火的就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也是简单的方法。一般我们常见的火灾,如房屋、家具、木材等可以用水进行冷却灭火。另外,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冷却灭火。

 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78.5℃的雪花状固体,二氧化碳在气化时迅速地吸取燃烧物质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使燃烧停止的目的。在灭火实践中,为了有效地控制火势,降低火灾损失,也常用冷却方法,用水或二氧化碳冷却火场周围的物质,以防止其达到燃点而起火。

 窒息灭火法: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使燃烧区内的可燃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使燃烧停止,这也是常用的一种灭火方法,对于扑救初起火灾作用很大,此种灭火法可用于房间、容器等较封闭性的火灾。比如我们常见的炒菜时油锅着火,可及时将锅盖盖上,使燃烧的油与锅外的空气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隔离灭火法:这是一种“丢卒保车”的灭火法、将燃烧物体与其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消除燃烧必备的三个条件之一——可燃物,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隔离灭火法,适应于扑救爆炸物品、流体、固体和气体的各种火灾,也是常用的一种灭火方法。

 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3

  如何用水来灭火

  一、在金属水枪喷嘴上安装接地线

 接地线可用截面 5-10mm,长2-5m的软铜线。接地棒可用1m左右的铁管或铁棒,扑救人员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胶靴。

 在带电灭火前,水枪手应将接地线的一端牢固地接在金属水枪喷嘴上,另一端与接地棒连接,并将接地棒打入地下O.5米左右,如果接地线与其他接地装置连接,则要求接触良好,持水枪时手的位置一定要放在接地线后面,选择好与带电体的距离,然后射水扑救。

  二、穿戴均压服

 目前使用的均压服有两种:一种是棉纤维或动物纤维与紫铜丝拼捻的经纬交织布制成的,另一种是用棉布经化学镀铜或镀银制成的。这两种均压服在棉纱或棉布里面,都含有很大成分的金属导体。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均压服包括:帽子、手套、衣服、袜子、鞋面等,而鞋底则用导电橡胶制成。在穿戴均压服时,一定要把衣服、手套、袜子和胶鞋之间的按扣扣好,使其相互之间的铜线拧在一起,形成一条良好的接地线,然后根据电压的大小选好射水距离,利用金属水枪射水扑救。

  三、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

 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用水带电灭火时,要选择最有经验的水枪手,尽可能扩大水枪喷嘴至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滴流进手套和胶靴,站在绝缘板上,面向火源,以点射的方法,使水滴落在火源上。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充实水柱直接射向火源,以防止发生危险。

  四、采用喷雾水流

 在直流水枪的枪口上安装一个双级离心式喷雾头,即成为双级离心式喷雾水枪。这种水枪射出的水流,雾化程度好,几乎是不导电的。实验证明,当水枪的喷嘴距离127千伏带电体5米,并在每平方厘米7千克水压下进行带电灭火时,没有漏泄水流,其射程可达8-9米。

 用这种喷雾水枪进行带电灭火时,水枪可以不接地线,直接带电灭火。但要根据电压大小选好距离,消防泵压力应保持每平方厘米5-7千克,并在水枪喷出的雾状水正常后,才能射向带电体扑救火灾。

森林防火知识

一、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二、影响火灾的三要素

温度、湿度和单位可燃的载量。

三、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故意纵火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四、扑火中常见的几种人身伤害事故

(一) 被火直接烧伤烧死。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从实验数据来看,火的温度达到800-1000?C ,人只能生存7.5秒-18秒。 

(二) 窒息伤亡。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以上,身体较弱者1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2分钟即会死亡。二是在火的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咽喉产出水肿堵死气管死亡。

(三) 摔伤摔死。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

(四) 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五、森林防火中的“三早”、“两快”“一强”

“三早”,就是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三早”是扑救森林火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早发现是指早发现火情,迅速传递火情信息。早出动是指扑火队伍接到扑火命令后,迅速到达火场。早扑灭是指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将火扑灭。“三早”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扑火基本原则和“三少”(人力、物力投放少、森林火灾损失少、直接扑火费用少)的保证。

“两快”就是领导上得快和火灾扑灭快。领导上得快:接到火情后,不管是小火、大火、还是近火、远火,当地政府的领导要迅速带领扑火队伍奔赴火灾现场,机具投入扑火战斗,并亲自在第一线加强扑火指挥。火灾扑灭快,扑火队伍到达火灾现场后,先把队伍组织好,明确任务,分片包干,迅速行动,集中优势兵力,将火灾一举歼灭。

“一强”就是指挥强。发生火警由乡(场)领导、村干部负责指挥,一般火灾由市、县、乡领导和村干部负责共同指挥,重大以上火灾、重点防范区森林火灾由省、市、县乡领导及村干部共同指挥,并从当地实际出发,视火情和扑火力量,采取科学、经济和有效的扑火方法。

六、扑救森林火灾主要分哪几个阶段

根据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和扑火特点,扑救森林火灾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分阶段地进行。

(一) 控制火势阶段。控制火势阶段是初期灭火阶段,其任务主要是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燃烧,也是扑火地最紧迫阶段。

(二) 稳定火势阶段。在封锁火头,控制火势后,必须采取更有效地措施扑打火翼(火地两侧部),防止火向两侧扩展蔓延,是扑火地最关键阶段。

(三) 清理余火阶段。火被扑灭后,必须在火少迹地上进行巡逻,发现余火要立即熄灭。

(四) 看守火场阶段。主要任务是留守人员看守火场。一般荒山和幼林地起火监守12个小时,中龄林、成龄林地起火监守24个小时以上,方可考虑撤离,目的是防止余火复燃。

七、扑火安全守则

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

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5.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

机具。

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

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

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一旦陷入危

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10.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八、扑救山火的有利时机

(一)初发火。初发火火势弱,面积小,只有扑火队伍及时赶到扑救,火较易一举歼灭。

(二)下山火。下山火蔓延速度慢,火势弱,容易扑打。尽可能将下山火消灭在下山阶段。

(三)夜间。夜间特别是凌晨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风小,火势弱,蔓延速度慢,低凹处的火会自灭;上山火也缓慢爬坡,有时不打自灭。整个火场的火线容易出现断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指挥得力,很快就可将火扑灭。但扑打夜间火,一要注意天黑山陡,防止摔伤扑火人员等,二要认真清理,以免第二天气气温上升,风力加大出现复燃火。

有利的灭火天气。林区的小气候常多变,在扑火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阴、雨、雪天气,应集中兵力,奋起灭火,以防天气转晴,难以扑救。

九、旅游区的森林防火

为防止旅游区发生森林火灾,主要措施是:一是建立防火体系,组织扑火队伍,储备充足的扑火物资,建设必要的防火设施。二是制定景区野外用户管理办法,严格措施。三是加强对游人的宣传教育,进山门票要有防火主要事项,旅店中要有防火告示,电视、**、广播等有防火宣传,各旅游线和景点都要有防火标牌。四是景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与旅行社、驻景点单位鉴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实行导游 包游人,对进入重大景区的人员,实行进山实名登记制。五是清除旅游线路上的枯枝落叶等森林可燃物,减少火灾隐患。六是加强巡逻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子防火戒严期,封闭重要景点,以确保安全。

十、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

一是指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二是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

三是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

四是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十分宽松,阻燃。

五是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

六是选定进退路线和安全区。

七是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俩翼火线扑打。

八是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

九是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十一、脱险自救方法

一是退入安全区。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按规范俯卧避险。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三是按规范迎风突围。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风猛冲突围。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小学生森林防火知识

一、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二、影响火灾的三要素

温度、湿度和单位可燃的载量。

三、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故意纵火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四、扑火中常见的几种人身伤害事故

(一) 被火直接烧伤烧死。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从实验数据来看,火的温度达到800-1000?C ,人只能生存7.5秒-18秒。 

(二) 窒息伤亡。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以上,身体较弱者1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2分钟即会死亡。二是在火的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咽喉产出水肿堵死气管死亡。

(三) 摔伤摔死。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

(四) 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五、森林防火中的“三早”、“两快”“一强”

“三早”,就是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三早”是扑救森林火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早发现是指早发现火情,迅速传递火情信息。早出动是指扑火队伍接到扑火命令后,迅速到达火场。早扑灭是指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将火扑灭。“三早”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扑火基本原则和“三少”(人力、物力投放少、森林火灾损失少、直接扑火费用少)的保证。

“两快”就是领导上得快和火灾扑灭快。领导上得快:接到火情后,不管是小火、大火、还是近火、远火,当地政府的领导要迅速带领扑火队伍奔赴火灾现场,机具投入扑火战斗,并亲自在第一线加强扑火指挥。火灾扑灭快,扑火队伍到达火灾现场后,先把队伍组织好,明确任务,分片包干,迅速行动,集中优势兵力,将火灾一举歼灭。

“一强”就是指挥强。发生火警由乡(场)领导、村干部负责指挥,一般火灾由市、县、乡领导和村干部负责共同指挥,重大以上火灾、重点防范区森林火灾由省、市、县乡领导及村干部共同指挥,并从当地实际出发,视火情和扑火力量,采取科学、经济和有效的扑火方法。

六、扑救森林火灾主要分哪几个阶段

根据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和扑火特点,扑救森林火灾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分阶段地进行。

(一) 控制火势阶段。控制火势阶段是初期灭火阶段,其任务主要是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燃烧,也是扑火地最紧迫阶段。

(二) 稳定火势阶段。在封锁火头,控制火势后,必须采取更有效地措施扑打火翼(火地两侧部),防止火向两侧扩展蔓延,是扑火地最关键阶段。

(三) 清理余火阶段。火被扑灭后,必须在火少迹地上进行巡逻,发现余火要立即熄灭。

(四) 看守火场阶段。主要任务是留守人员看守火场。一般荒山和幼林地起火监守12个小时,中龄林、成龄林地起火监守24个小时以上,方可考虑撤离,目的是防止余火复燃。

七、扑火安全守则

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

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5.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

机具。

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

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

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一旦陷入危

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10.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八、扑救山火的有利时机

(一)初发火。初发火火势弱,面积小,只有扑火队伍及时赶到扑救,火较易一举歼灭。

(二)下山火。下山火蔓延速度慢,火势弱,容易扑打。尽可能将下山火消灭在下山阶段。

(三)夜间。夜间特别是凌晨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风小,火势弱,蔓延速度慢,低凹处的火会自灭;上山火也缓慢爬坡,有时不打自灭。整个火场的火线容易出现断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指挥得力,很快就可将火扑灭。但扑打夜间火,一要注意天黑山陡,防止摔伤扑火人员等,二要认真清理,以免第二天气气温上升,风力加大出现复燃火。

有利的灭火天气。林区的小气候常多变,在扑火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阴、雨、雪天气,应集中兵力,奋起灭火,以防天气转晴,难以扑救。

九、旅游区的森林防火

为防止旅游区发生森林火灾,主要措施是:一是建立防火体系,组织扑火队伍,储备充足的扑火物资,建设必要的防火设施。二是制定景区野外用户管理办法,严格措施。三是加强对游人的宣传教育,进山门票要有防火主要事项,旅店中要有防火告示,电视、**、广播等有防火宣传,各旅游线和景点都要有防火标牌。四是景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与旅行社、驻景点单位鉴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实行导游 包游人,对进入重大景区的人员,实行进山实名登记制。五是清除旅游线路上的枯枝落叶等森林可燃物,减少火灾隐患。六是加强巡逻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子防火戒严期,封闭重要景点,以确保安全。

十、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

一是指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二是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

三是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

四是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十分宽松,阻燃。

五是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

六是选定进退路线和安全区。

七是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俩翼火线扑打。

八是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

九是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十一、脱险自救方法

一是退入安全区。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按规范俯卧避险。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三是按规范迎风突围。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风猛冲突围。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重庆一消防员在火灾中因爆燃离世,高温天气下如何预防火灾?

重庆一位消防员在火灾中因燃爆而离世,相信大家看到这则新闻时,应该跟我一样感到非常的悲痛,因为消防员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人民的英雄,但是总是会有消防员在出行任务的时候遇到危险,这名消防员在某家物流配送中心火灾扑救的过程中,不幸遇到燃爆受伤,送到医院抢救之后无效牺牲,而且这个小姑娘的年纪特别的年轻,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幸的消息,因为当地的温度特别高,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超过了40℃,所以特别容易引起火灾,而这位消防员就是在扑火的时候才发生的意外。

那么在这样高温的情况下,到底该如何预防火灾呢?在这样高温的天气,一定要注意电器设备,我们在使用电气设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电气引发火灾的事故频率是比较高的,例如电冰箱,空调电风扇等等,这些大功率的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发生火灾,因为在炎热的夏天,这些电器都是在超负荷的运转,尤其是空调,有些家庭里面甚至24小时都会使用空调,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空调的话可能都无法活命,其实像这些东西都不宜过长时间的使用,人不在的时候要第一时间的关闭电源。

当然容易引起火灾的,还有燃气灶,有些农村的地方使用的是煤气,如果炒完菜不关煤气的话也是特别危险的,尤其是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就会引起煤气管爆炸甚至火灾的可能,如果煤气一旦引发爆炸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大家在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小心,如果发生任何意外第一时间应该打电话报警,而不是自己盲目的去灭火,因为有些人对灭火知识根本就不懂。

东北民房着火村民铲雪灭火,当周围没有水时都有哪些灭火方式?

火灾属于一种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发生火灾时危险性也比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如果能够及时的处理,就能够把损失减少到最小。东北的一栋民房里突然发生火灾,从外面可以看到浓烟滚滚。周围的村民在看到这种情况以后,纷纷上前帮助灭火。当时东北的天气寒冷,周边积有厚厚的雪,村民们利用这些积雪进行灭火。虽然最后大火是被赶来的消防人员熄灭的,但是村民的机智行为也获得了大家的称赞。如果着火的时候周边没有水,可以利用周边一切绝缘物体进行灭火。比如案例中的村民用积雪灭火;还可以用防火材料把火源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一、小火时可以利用周边的绝缘物体灭火。

是在野外发生火灾,并且火灾的程度并不大时,可以利用野外的条件进行灭火。比如可以用泥土覆盖火源,只要能够将火源以空气隔绝就能将火源扑灭。如果遇上比较大的火灾,就不要想着如何去扑灭,及时的逃脱才能保障生命安全。

二、厨房着火可以用小苏打、盐灭火。

如果家里的厨房着火,并且火灾不是很大时,可以利用一些厨房用品进行灭火。比如厨房的食用盐以及小苏打都可以灭火。大火持续燃烧的主要条件是氧气,在发生火灾时,减少火源的氧气就能够让火势更小。

三、发生火灾及时向消防人员求助。

不管是什么时候发生火灾,都应该第一时间向消防人员求助。虽然生活中有一些小方法,可以帮助灭火,但是方式只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火灾的应急方式。火势一旦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就很容易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这时候应该请求消防人员的帮助。

雨雪冰冻灾害气候条件下消防兵怎样灭火救援?

要点一:加强部署,全体动员,提高官兵应对恶劣气候条件下灭火救援的思想意识。

据气候历史资料统计,今年1月份以来出现的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是自1954年以来冰冻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一年。就连平时极少见到雨雪冰冻天气的广东、广西的中南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冻雨或冰冻天气。恶劣天气给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也给消防官兵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许多官兵尤其是来自南方的官兵从未遇到过这样恶劣的天气,更没有参加过类似条件下灭火救援工作的训练,缺乏灾害性雨雪冰冻天气下灭火救援的经验。应对这样的恶劣天气,做好部队灭火救援动员部署尤其重要。一方面各级消防部队要结合冬季防火工作、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的部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召开动员会的方式,组织全体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雨雪冰冻天气救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让每个官兵深刻认识到,做好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是消防部队的职责所在,动员部队针对气候、路况、灾害特点,充分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思想和器材物资准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各项灭火救援工作。另一方面,各级消防部队要针对恶劣气候条件的特点,加强官兵的安全防护教育,既让官兵对恶劣气候条件下灭火救援工作的艰巨性有足够的认识,同时也让官兵掌握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要点二:突出雨雪冰冻气候特点,扎实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

雨雪冰冻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灭火救援准备,关键在于“人、车、水”三个要素,因此也要重点做好人员的适应性训练、车辆的安全防护和水源的有效保护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官兵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灭火救援的适应性训练,增强官兵实战能力。针对雨雪冰冻灾害等恶劣气候条件的特点,加强官兵应对恶劣天气灭火救援的理论学习,提高官兵的理论知识,同时,执勤部队要针对严寒条件下灭火救援的不利因素,组织官兵开展体能、技能、战术训练,积极开展雨雪、湿滑场地水带铺设、车辆行驶以及灭火救援战斗展开等技战术科目的适应性训练,积极创设火灾、交通事故救援、建筑倒塌救援等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目,完善事故处置预案,不断提高部队应对恶劣气候的作战能力。

二是做好执勤车辆的安全防护,确保车辆“开得动,拉得出,打得赢”。 在寒冷低温的情况下,各类消防执勤车辆要采取严格的防冻保暖措施,严防车辆因油路凝结打不着、消防车出水口和水带接口处结冰打不开等特殊情况的发生。为此,各执勤部队要制定出严格的车辆器材维护保养和防冻保暖的制度,在雨雪冰冻气候条件下,每天至少做到“一检二热”,即各执勤中队每天要对全部灭火救援车辆和器材装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车辆和器材装备完整好用;“二热”即全部执勤车辆和常用的灭火救援器材装备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发动预热,防止车辆装备因寒冷天气无法启动,耽误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针对雨雪冰冻气候条件下路面积雪或结冰的情况,各类执勤这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安全需要,提前给执勤车辆加防冻液和防滑链,确保行车安全。

三是加强消防水源维护。针对寒冷低温导致江河湖泊等天然水源结冰、市政消火栓、阀门、管道易被冻结冻裂无法使用的情况,执勤中队要及时掌握水源情况的变化,加大与市政、供水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做好市政消火栓的防冻保暖和保护维修工作,做好水源的普查和“六熟悉”工作,保障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要点三:加强营区保暖和个人防冻保暖工作。

雨雪冰冻条件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易出现畏寒、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的生理反应,同时严寒也容易引发感冒、发烧等病症。然而,火情警情没有规律,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一旦有警需要战斗员立即从安静的状态进入高度紧张和迅速行动的状态。这样强烈的反差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导致官兵意外受伤。为此,部队必须做好营区和个人的防冻保暖工作。一是做好营区保暖工作。各级消防部队要根据自身特点,及时配备和启用各种取暖保暖措施,做好“三热”工作,确保官兵穿得暖、吃上热饭、洗上热水澡。二是做好官兵个人防寒保暖工作。各地要根据实际为基层中队官兵增发热水袋、棉被、保暖手套、棉鞋、棉衣、棉裤等,确保官兵休息好,适应寒冷气候条件下作战,防止冻伤或感冒。

要点四:加强教育管理,杜绝部队安全事故发生。

各地消防部队要结合冬季防火、春节安全防护等工作,适时在部队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抓好部队的稳定工作。一是要积极开展雨雪冰冻天气下灭火救援安全工作的学习教育,不断强化消防官兵的安全意识。二是制定完善人、车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人员稳定,防止消防执勤车辆在赶赴火场或归队的途中打滑造成交通事故。三是狠抓执勤车辆、器材装备、防冻措施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要点五:加强后勤保障工作,解决灭火救援后顾之忧。

结合雨雪冰冻灾害气候特点和官兵战士身体状况等特点,着重做好以下四项后勤保障工作。一是要科学安排伙食,加大富含热量的食物和抗寒的食物在官兵日常饮食中的比例,比如食堂配餐中增加薯类、肉禽蛋等高热量食品,以及每天熬制姜汤、酸辣汤给官兵饮用等,以此提高官兵的体质和抗寒防冻能力。二是积极做好卫生和防病工作,增强官兵防病抗病能力,杜绝各类传染病、食物中毒等事故的发生。三是夜间出警和长时间作战要准备足够的食品,及时补充身体热量,确保战斗力。四是出警归队后要及时做好人、车、装备的安全防护,及时更换补充战斗人员因灭火救援打湿的防护服,做好车辆油料、物资的检修补充,及时检修各类装备器材,迅速恢复战备状态,为下次出警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