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波每年3月底气温是多少

2.余姚到慈溪多长时间,余姚到慈溪有多远,多少公里数

3.余姚是哪个省的城市

4.余姚历史文化

余姚气温历史最低_余姚历史最高气温

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03′。总面积1527平方千米。2005年底,户籍人口82.58万人。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全市耕地.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

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C,日照2061小时,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条件优越。山区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

宁波每年3月底气温是多少

乡镇情况

姚关镇平均海拔1780米,地处东经99°14′,北纬24°36′之间,为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全年极端最高气温29.5℃,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气温13.8℃,年降雨量1099毫米。辖12个村委会,159个村民小组,有汉、彝、白、布朗等17个民族。属于卡斯特地貌,有高原水乡之美誉。明万历十三年(1585),建镇姚城和守御千户所。

姚关镇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16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459万元,占总收入的48.65%;畜牧业收入2166万元,占总收入的23.6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2961头,肉牛554头,肉羊190头);渔业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的0.32%;林业收入172万元,占总收入的1.88%;第二、三产业收入1399万元,占总收入的15.26%;工资性收入 859万元,占总收入的9.4%。农民人均纯收入197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为主。

基础设施

姚关镇全镇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5284户通自来水,有2090户饮用井水,有302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73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35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行动电话的农户数3676户,其中拥有行动电话农户数2441户。

历史文化

姚关,古哀牢时有"濮人"群落。唐宋为百越民族居住地,名猛笼,意即森林的地方。元代名老窑,因老窑山烧制陶器得名,建基层政权称老窑寨,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因陇川宣抚司记室江西人岳凤弑主多士宁叛国,阴结木邦部耿马土目罕虔,勾结外力,谋五路犯滇,滇西边庭告急,云南巡抚刘世曾、巡按董裕奏疏明庭,神宗皇帝朱翊钧诏谕驻湖南黔阳州(今黔阳县)武靖参将邓子龙,南京小教场坐营中军游击刘綎 援滇。邓子龙受命于危难之际,率三千精兵,远道驰援,日夜兼程,深入滇之西,屯驻东线老窑寨,筑关迎敌。时,把"窑"雅化为"姚",始称姚关。姚者,艳也,关者,固若金汤,永镇姚关。姚关这个地名词条,中国地图可见,从明代沿用至今,从未更易,悠悠岁月,已四百余年。

姚关藏有明代石碑四块,即万历十一年十一月,东线首战破敌象阵,邓子龙祝捷志胜,宰杀俘获之大象,犒劳将士,题书《烹象处》碑;十四年十月七日,奉议大夫云南楚雄府同知蜀内江怀山萧茽撰《姚关偃草坡记》碑;十五年孟冬,赐进士出身奉议大夫云南按察司分巡金沧佥事关西信亭李士达撰,赐进士出身整饰金腾兵备云南按察司按察使南昌春宇姜忻书丹,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云南按察司分巡金沧副使余姚云屏胡维新篆额《恤忠祠记》碑,南明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钦命姚关守备道加援游击府江西抚州府曾先捷撰,钦命姚关守备道前镇贵州西路总兵官都督府都督施其贤立《清平洞常住寺记》碑,郡人李根源题书《邓将军烹象处》碑。

姚关有自然村:摆马、河尾、姚关、富阳、陡坡、大寨、瓦窑、雷打树、猪市冲、大流水村、石坝、猴子寨、蒜园、大(小)汉庄、大(小)乌邑、吴家庄等。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杨善洲家乡。

特色产业

随着姚关镇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2006年经来姚关的经济林果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全镇仅核桃收入就突破350万元,为广大民众发展经济林果产业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教育状况

姚关镇有国小23所,校舍建筑面积16018平方米,拥有教师213人,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555人,其中小学生3274人,中学生1281人。

乡镇风貌

姚关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风光优美。2005年被云南省人民 *** 授予"生态乡镇"称号。姚关镇辖地中心--姚关坝子,系高原型古湖岩溶溶蚀丘陵盆地,其间,独特的卡斯特地貌与陆薮交错的古湖遗址(俗称海子)共存,机构了一组奇秀特异的湿地自然景观。

据现有的考古调查资料表明,在地质第四世纪末期,即距今两万年左右,姚关古湖从黑龙河尾切割外泄,原为湖水覆盖的大部分面积开始逐步暴露,唯有今天的山邑坝因其地势低洼,湖水未能尽泄面成湿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代欤相传,形成了今天的山邑湿地。海中礁石突兀,错落 别致,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玲珑秀美。四面青山环绕,陆薮交错,夏日荷花盛开,一望未可尽收。不可胜数的野鸭、白鹭等鸟类栖栖繁衍其间,各种鱼类在海中穿梭嬉游,形成了海中有山,山中有树,山水相映,浑然一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山邑湿地一派天然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色。远道而来,探亲访友或慕名而来观赏的不少文人墨客,看后,无不为之惊叹,真不愧为大自然神功鬼爷之佳作,奉献给姚关人民如此美妙的风水宝地,故而,姚关人将其称之为"迤西小桂林"。

姚关因小河、溪流众多的缘故,被赋予了"高原水乡"的美称,"姊妹河"堪称姚关一绝,每到夏日,河边杨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与古镇一起给姚关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大尖山万亩生态茶园也是人们品茶休憩的好去处,该茶园出产的里畿茶,光绪年间被选为进贡朝廷之珍品。一九五三年作为云南名茶选送北京 *** ,一九九九年荣获第五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姚关火星山

驱车行驶在施甸县姚关集镇上,西边一座高耸的山峰会突然闯入你的视线中,这就是姚关火星山。火星山山势陡峭无比,山顶怪峰突兀,令人望而生畏,却是攀岩的绝佳之地。在这里,你不仅能体验到攀岩带来的惊险 *** ,而且可以感触到8000多年前姚关人在这里生活的痕迹。

石柱酷似白色水牛

从山脚步行上山需经水泥铺设的一条弯曲的便道,接下来的路途却变得艰难,怪峰峭壁接踵而至。记者不得不用手和脚一起着地,蠕动着前行。火星山主峰海拔1993米,登高后极目远眺,颇有些"山高人为峰"的壮观,同时,也读懂了诗人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火星山中有一山洞叫藏贤洞,最上面的佛像就是藏贤峰。唐末时,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公元907年即可汗位,公元916年称帝,建立了当时的契丹,也就是大辽王朝,绵延200余年。相传,藏贤峰夫妇到此后,由于这里特别安静,可以聆听清脆的鸟鸣,清风拂面,让人感觉如身在"世外桃源"一般,便决定定居于此。藏贤峰死后,人们为了祭奠他,为他修祠立碑。每逢大年初一,香客众多。

相传,有两只鸟在此地筑巢居住,鸟巢还可以看到。当地人讲,这是藏贤峰夫妇的化身,鸟巢下面的石柱在上世纪80年代前都是很长的,而且在月亮出来的时候会发光,发出的光倒影到下面的湖里,像是湖里有头白色的水牛。洞内墙上的两个佛像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藏贤峰夫妇的画像。

有人类居住过的痕迹

据施甸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升义介绍,火星山遗址群涉及火星山及其周围沟谷台地、岩夏台地、风吹洞、仙人楼、山邑岩子脚、马家岩房等地。1987年3月经调查清理,文化层可分五层,第二、四两层为文化堆积层,均含火塘、烧结土、灰烬、烧骨,并出土石、骨器和哺乳动物骨骸。第四层出土51件打制石器,第二层则出土石锛、石斧、砺石等磨制石器。该遗址第四堆积层出土之石制工具、动物化石和骨骸石化程度同于塘子沟和万仞冈,其年代亦大致相同为距今8000年左右。第二堆积层和风吹洞缓坡所见石、陶器均较原始,未发现较为精细的磨制石器和纹饰陶器,其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

火星山顶上奇异无比的嶙峋怪石,许许多多都烙有被烈火烧过的、如同蜂巢网状一样的纹络或凹陷痕迹。如果你没有勇气和能力攀上山顶,那么在孤峰突兀的火星山脚下,北方有一座形似岩房的"房顶",奇形异状的石头布满了这些凹凸不平的纹络。

新农村建设

姚关集镇建设自2002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2年投资160万元兴建了文化广场,2003年投资80万元修建了农贸市场,2004年投资40万元修建了牌坊,2006年投资30万元修建了荷花池。先后架设路灯176盏,硬化了集镇全部路面,使集镇进一步得到了亮化美化。

余姚到慈溪多长时间,余姚到慈溪有多远,多少公里数

宁波三月平均温度是8℃~17℃。

白天平均17℃,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夜间平均8℃,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宁波三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慈溪(17℃)、余姚(17℃)、奉化(17℃)、象山(17℃)。

宁波三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慈溪(8℃)、余姚(8℃)、奉化(8℃)、象山(8℃)。

余姚是哪个省的城市

余姚到慈溪很近额,开车只需要30分钟,差不多30公里左右。两个城市是隔壁,几乎是连在一起的,30公里是两边市中心开车距离。

慈溪

介绍:

1、慈溪市,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42'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16年末全市总面积1361平方公里, 辖14个镇、5个街道,296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59个社区,户籍人口104.40万。

2、春秋时属越,并吴后置句章城,为句章地。战国时楚灭越,又属楚。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置句章县,属会稽郡。1949年,属宁波专员公署。1988年,撤销慈溪县建制,改设慈溪市(县级),仍属宁波市。

3、慈溪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海涂资源,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浙江省 土地后备资源最富足的地区。拥有悠久的青瓷文化,号称“海上陶瓷之路”发祥地,“?南青北白”奠定中国陶瓷格局。慈溪也被称为“家电之都”,与青岛、顺德并称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

地理位置:

慈溪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42'之间,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海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

气候特征:

慈溪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03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历史极端最 高气温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均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降水高峰月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9.6天。夏秋间多热带风暴。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气温异常等。

地形地貌:

慈溪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约占慈溪市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端低丘,海拔100米 左右;中部300~400之间;至石堰乡,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主要山峰有达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平原为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地区北高南低,东部地区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为界分南北二部分,两者面积之比为2:8。南部近山平原成陆于900~2500年前,由 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组成物质多为粘土及亚粘土,局部夹有泥炭。北部滨海平原,系900年以来新成陆土地,组成物质为亚粘土、亚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为 凸入杭州湾的扇形三北浅滩,1986年图版量标以理论基准面零米线计算,达433.5平方公里,滩涂沉积物以粉细砂和沙质泥等细颗粒物质为主,东部地区颗粒较粗。海岸带升降有明显的周期性,全岸线正继续向北推移,土地资源在不断增加中。

土壤环境:

慈溪土壤为典型的组合型平原土壤,类型单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规则,土层深厚,肥力稳长,生产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质复杂,多属水稻土,结构层次分明,棱柱状结构发 育,潜育性现象普遍,土层深厚、土质均细、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质地以重壤为主,丘陵区多为自然土壤,正逐步红壤化中,有红壤、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多石砾,粘粒含量高,质地为中壤至轻粘,酸性重,养分贫乏,保肥保水性能差。滨海平原地区,母质均为海积物,自海边向内依次有盐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颗粒匀细,质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可溶性盐类,呈中性至微碱性。七塘以南,多为中壤,耕层结构良好,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为新垦土地,成土历史短,富含石灰质,土质中壤至轻壤,团粒结构发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余姚历史文化

余姚市属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500.8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长山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为姚江冲积河谷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

余姚气候特征。

余姚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沛,雨量丰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其四季特征:春季:暖气流增强,气温曲折回升,时冷时热,降水明显增多,有春寒、倒春寒天气。夏季初夏:天气闷热,阴雨连绵,时有大雨、暴雨,为梅雨季节;盛夏天气炎热干燥,形成伏旱,有时受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炎热、干旱有所缓解。秋季:冷空气逐渐南下,有时秋雨连绵,暖气流偏强时,出现秋老虎天气,间有台风或热带风暴。冬季天气晴冷干燥,有时降雪,遇到春寒暴发,带来严寒。

余姚的别名及历史渊源

余姚历史悠久,境内河姆渡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繁衍生息。相传是“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秦时置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200)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

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1295)又升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设九区、八个镇、六十三个乡。到2002年底,全市设17个镇、2个乡、4个街道。

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 1973 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它的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遗存,足以让人们叹为观止, 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二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 群彦争辉, 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三国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学家;东晋时的虞喜,最早发现了“岁差”;隋唐时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在众多的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三是浙东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 *** 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余姚梁弄。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 *** 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余姚历史大记事:

://yywhty.gov/lishi/4.#

余姚的别名及历史渊源

余姚历史悠久,境内河姆渡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繁衍生息。

相传是“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秦时置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

东汉建安五年(200)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 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

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1295)又升为余姚州。

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

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设九区、八个镇、六十三个乡。到2002年底,全市设17个镇、2个乡、4个街道。

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

1973 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它的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遗存,足以让人们叹为观止, 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二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 群彦争辉, 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

三国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学家;东晋时的虞喜,最早发现了“岁差”;隋唐时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在众多的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

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三是浙东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 *** 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余姚梁弄。

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 *** 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余姚历史大记事: ://yywhty.gov/lishi/4.#。

求 一篇写余姚文化的文章 300字以上

余姚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以余姚先人为主体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姚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史前文化,璀璨夺目。

距今七千年前,余姚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使余姚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河姆渡镇,因遗址所处的姚江河姆渡口而得名。

1973年6月,当时的罗江公社在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经调查,该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

经过1973年和1978年的两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2800平方米,出土了大批重要遗物、动植物遗存、大片木结构建筑遗迹和大量的人工载培稻谷。经碳 14测定,该遗址的最早年代在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罕见的珍品而闻名于世,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1977 年,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将该文化类型命名为“河姆渡文化”。经过20几年的考古实践,可以发现河姆渡文化是以姚江流域为中心,广泛分布于宁绍平原,并跨越东海,直至舟山群岛。

至今,在姚江流域,已发现了20几处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大多位于余姚市境内,比较著名的有丈亭镇鲻山遗址、三七市镇田螺山遗址、河姆渡镇鲞架山遗址等。河姆渡文化在中国考古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良渚文化一起被称为浙江史前文化的“两朵奇葩”。

二、千年古城,历史悠久。 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具有近2000年的建城史,为浙东地区著名的古城之一。

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200),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

直至今日,余姚历史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 三、名人辈出,光耀中华。

余姚历代名人辈出,群星璀灿,光耀中华。汉代高士严子陵,以高风亮节著称于世。

晋代有天文学家虞喜,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岁差”。唐代有“初唐四书家” 之一的虞世南,元代有名医滑寿。

至明清时期,姚江人物甲天下,仅明朝一代余姚中进士387人,其中状元3人,并有武进士43人。其间有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被日本奉为“胜国宾师”的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黄梨洲等。

曾说:“余姚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 四、红色摇篮,谱写壮丽。

余姚也是一方红色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 *** 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梁弄。

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 *** 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从1942年至1945年,浙东军民组织大小战斗3次,攻克日伪大小据点110余个,击毙、击伤、生俘日伪军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梁弄也因而被称为“浙东延安”而载入史册。 五、文献名邦,遗泽丰厚。

余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有“东南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历史文化的积淀十分丰厚。至今,余姚市境内拥有各类人文胜迹500多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00余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

另外,市文物部门还收藏有新石器时代至时期的金石、陶瓷、书画等文物8000余件,古籍近40000册。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余姚数千年灿烂历史的见证。

余姚的由来

余姚历史见于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

春秋时期余姚属越国,战国中期余姚成为楚国辖地。余姚秦时置县,建县已有 2200 多年历史。

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 1995 年,余姚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 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

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 200 ),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直至今日,余姚历史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

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

1973 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它的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遗存,足以让人们叹为观止, 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二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 群彦争辉, 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

三国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学家;东晋时的虞喜,最早发现了“岁差”;隋唐时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在众多的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

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三是浙东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 *** 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余姚梁弄。

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 *** 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余姚文化习俗

余姚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概况 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03′。

总面积1527平方千米。2005年底,户籍人口82.58万人。

市人民 *** 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邮编:315400。行政区划代码:330281。

区号:0574。拼音:Yuyao Shi。

地理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县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县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

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

全市耕地.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

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

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C,日照2061小时,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条件优越。

山区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小水电约2万千瓦,已开发9414千瓦。姚南山区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资源丰富,有开发价值。

萧甬铁路横贯中部,329国道穿越境北,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南部山区地势险要,为浙东战略要地。

汉族为主,有苗、白、壮、布依等少数民族。金属矿产资源有铜、铁、铅、锌等。

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萤石、高岭土、粘土、石英、磷、泥炭等。野生动植物资源有穿山甲、水獭、丹顶鹤、白鹤、黑鹳、鸳鸯、灰鹤、银杏等。

中草药材有络石屯、贯众、淡竹叶、茯苓、丹参、金银花等40余种。土特产品有茶叶、杨梅、干菜笋、佛雕、工艺草编。

名胜古迹有河姆渡遗址、黄梨洲墓、 *** 浙东区党委旧址、王阳明讲学处、通济桥与舜江楼。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52个社区、265个居委会: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郎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 2006年1月1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

历史沿革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

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

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

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

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余姚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

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 经济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98.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一产22.53亿元,二产175.13亿元,三产100.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6:58.7:33.7。

按现行年平均汇率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达到4404美元。 余姚物产丰富,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农林牧副渔各业齐会的综合性农业区域。

被国家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蜜梨之乡”和“中国红枫之乡”称号。近年来,余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使全市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已形成蔬菜、竹笋、茶叶、果品、畜禽、水产六大农产品商品基地,涌现了“瀑布仙茗”、“舜水蜜梨”、“国泰榨菜”等名牌农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之乡、模具王国”之称。

工业经济以仪表、电子、塑料、化工、轻纺、机械、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机电仪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以制笔、按键、灯具、汽车配件、水暖设备、。

余姚文化习俗

余姚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概况 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03′。

总面积1527平方千米。2005年底,户籍人口82.58万人。

市人民 *** 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邮编:315400。行政区划代码:330281。

区号:0574。拼音:Yuyao Shi。

地理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县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县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

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

全市耕地.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

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

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C,日照2061小时,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条件优越。

山区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小水电约2万千瓦,已开发9414千瓦。姚南山区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资源丰富,有开发价值。

萧甬铁路横贯中部,329国道穿越境北,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南部山区地势险要,为浙东战略要地。

汉族为主,有苗、白、壮、布依等少数民族。金属矿产资源有铜、铁、铅、锌等。

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萤石、高岭土、粘土、石英、磷、泥炭等。野生动植物资源有穿山甲、水獭、丹顶鹤、白鹤、黑鹳、鸳鸯、灰鹤、银杏等。

中草药材有络石屯、贯众、淡竹叶、茯苓、丹参、金银花等40余种。土特产品有茶叶、杨梅、干菜笋、佛雕、工艺草编。

名胜古迹有河姆渡遗址、黄梨洲墓、 *** 浙东区党委旧址、王阳明讲学处、通济桥与舜江楼。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52个社区、265个居委会: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郎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 2006年1月1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

历史沿革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

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

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

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

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余姚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

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 经济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98.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一产22.53亿元,二产175.13亿元,三产100.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6:58.7:33.7。

按现行年平均汇率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达到4404美元。 余姚物产丰富,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农林牧副渔各业齐会的综合性农业区域。

被国家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蜜梨之乡”和“中国红枫之乡”称号。近年来,余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使全市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已形成蔬菜、竹笋、茶叶、果品、畜禽、水产六大农产品商品基地,涌现了“瀑布仙茗”、“舜水蜜梨”、“国泰榨菜”等名牌农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之乡、模具王国”之称。

工业经济以仪表、电子、塑料、化工、轻纺、机械、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机电仪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以制笔、按键、灯具、汽车配件、水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