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地震预报吗?

2.地震可以预报吗?

3.这种天气是地震的预兆吗?

4.舟曲泥石流为什么没预报?泥石流不像地震,因为他有大雨做前兆。为什么不可以让群众提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5.台风来袭沈阳停课最新消息辽宁多地区停课

6.地震能预测吗?预报

7.高清翡翠台的节目详情

8.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

有地震预报吗?

海城天气预报15天当地天气_海城天天气预报15天

有的,我国有过6次成功的地震预报,最早的是1975年辽宁的海城7.5级地震,减少很多的损失。最近的是早几年辽宁的柚岩5.2级地震,提前2天公开发出预报。可以进入中国地震局网站进行查询。

地震预报是一件严肃的问题,只有省政府以上的行政机构才有权发布预报消息,其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便发布任何预报消息的。这是《防震减灾法》规定的。

地震可以预报吗?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它来临之前是有前兆的,特别是强烈地震,在孕育过程中总会引地下和地上各种物理及化学变化,给人们提供信息,只要人们认真观测并掌握地震前兆的规律,地震预报总有一天会实现。

在地震预报方面,我国地震工作者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时,我国做出了成功的预报,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在其后又成功地预报了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7.3级地震和1976年8月16日、8月29日在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的两次7.2级地震。最近十几年又有几次较好的地震预报。成功的地震预报不但极大地减轻人员伤亡,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震例说明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可以预防的。

但是,地震预报是当代科学难题之一,地震预报远没有过关,还停留在半经验半理论阶段,全球每年在陆地上发生的几次七级以上地震及我国近些年发生的一些中强地震、特别是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都未能作短临预报。这些地震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因此,地震预报需要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有可能最终在理论上攻克。

在震前的一段时间内,震区附近总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如地下水的变化,突然升、降或变味、发浑、发响、冒泡。气象的变化,如天气骤冷、骤热,出现大旱、大涝,电磁场的变化、临震前动物、植物的异常反应等等。根据这些反应进行综合研究,再加上专业部门从地震机制,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生物变化、天体影响及气象异常等方面利用仪器观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对发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报。如海城1975年的7.3级地震的成功预报,就是一例。但是,由于地震成因的复杂性和发震的突然性,以及人们现时的科学水平有限,直到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世界上尚无一个可靠途径和手段能准确的预报所有破坏性地震。为此各国地震工作者和专家都在努力探索。

这种天气是地震的预兆吗?

不是 地震的预兆: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地震前动物反应 动物 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 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猪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 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 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 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鸭、鹅 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 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 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 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 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 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蛤蟆) 成群出洞,甚至跑到大街小巷

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地震谚语20首

1.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2.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3. 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4.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5.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6. 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7. 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8.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9.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10.冒水喷沙哪最多?涝洼碱地不用说。

11. 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喷沙。

12. 洼地重,平地轻;沙地重,土地轻。

13. 砖包土坯墙,抗震最不强。

14. 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15. 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

16. 地基牢一点,离河远一点;墙壁好一点,连结紧一点;房子矮一点,房顶轻一点;布局合理点,样子简单点。要想再好点,互相多学点。

17. 地震闹,雨常到,不是霪来就是暴。

18. 阴历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

19.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20.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沙。见到了,要报告。为什么?闹预报。

3、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如: 浮云在天空呈极长的射线状,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届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4、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样。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5、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我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地光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1分钟左右。如海城地震,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6、地气异常

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7、地动异常

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地震时地面剧烈振动,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地震尚未发生之前,有时感到地面也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最为显著的地动异常出现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之前,从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丹东、宽甸、凤城、沈阳、岫岩等地出现过17次地动。

8、地鼓异常

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约半年,甘孜县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裂缝、地陷等。

9、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几天,唐山及其邻区很多收音机失灵,声音忽大忽小,时有时无,调频不准,有时连续出现噪音。同样是唐山地震前,市内有人见到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北京有人睡前关闭了日光灯,但灯仍亮着不息。

电磁异常还包括一些电机设备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异常、无线电厂受干扰、电子闹钟失灵等。

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举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 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要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政府或地震部门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真相。

二、地震的微观异常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异常称为地震的微观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 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 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定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震前兆诗歌

1.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 鱼儿惊惶水面跳。

3.其他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舟曲泥石流为什么没预报?泥石流不像地震,因为他有大雨做前兆。为什么不可以让群众提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看到你的提问,我非常感动,在举国的哀悼声中,终于有人冷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了。人是要有思辨性的,当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时,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必须有所思考。第一次,汶川地震了,全国哀悼一天;不久后,第二次,玉树地震了,全国再次哀悼一天;今天,我们再次哀悼了;但是古训道:“事不过三”,我想你的问题切中了要害,为什么短短两年之内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哀悼?我们可以接受前两次是地震无法预报的事实,客观的说全球都无法有效的预报地震,中国做不到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这次是泥石流,地震后的产物之一。看到过很多愤青的发言,“震前不预报,震后搞哀悼。”其实这还是缺乏客观的思维的,毕竟地震我们无法有效的预报{即使预报也为时已晚}。但是这次的舟曲泥石流真的该套用一下这句话的某些观点了,电视里讲了很多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各路专家出面,但是无法回避一个问题,这次泥石流的很大成因就是地震改变了当地的地质构造,如果说震前没预报报可以理解,那么震后的灾害预防为什么没有任何提示指出这里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呢?这个问题一定困扰了所有关注这次泥石流成因的人。舟曲人民面对着一个气候异常降雨偏多的年份,脚踩着一个地质构造异常的山林,却没有一份报告在泥石流发生之前告诉当地人民你们有危险。

好吧,没有提前的预判,没有提前的告警,没有提前的撤离,没有····然后我们再一次的哀悼了。

救灾的时候,解放军一样的冲在前面,人民一样的做着有力的后盾,不错,这是国难,我们必须也应该这样做,而且必须要赞扬和感谢那些为此做出贡献的人,但是我们必须思考,就像提问的这位仁兄一样思考,为什么没有阻止这一切一切的牺牲的发生,哪怕是有效的阻止了那么一点点呢?毕竟这又不是地震那样无法预报,没有征兆。

钱还是要捐,血还是要献,但是我们的思维必须追根溯源:钱和血是有价的,生命不能一次次无价。

在此附上一个更沉重的话题,来自国外媒体:

美国《侨报》8月15日载文《中国还有多少个舟曲在“潜伏”?》,文章说,近日,发生在中国甘肃省舟曲县的泥石流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截至北京时间13日16时,这场天灾已经造成1156人遇难,588人失踪,各项损失超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该县所遭受到的损失。

舟曲灾难的成因,官方和专家虽已作出解释——主要是降雨量在短期内太大,以及这一地区的山体结构两年前已受汶川地震的影响,而有所松动。这不禁让人提出疑问:中国还有多少个地方像舟曲这样,处于不安全中?据相关机构透露,截至2009年大陆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 其中,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威胁人口700万,威胁财产840亿元。这意味着,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的“隐形炸弹”,分别“埋”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南、湖北等山多坡陡的省份。

如何避免这些“隐形炸弹”爆炸,重蹈舟曲的悲剧,无疑是当下最值得探讨的问题。都说“地质灾害防不胜防”,不过,历史经验证明,只要做好前期的预测、防范工作,人类完全有能力减少一些重大天灾造成的损失、减少无辜生命的伤亡。

预防工作的第一步是需要摸清国家地质状况的家底。以中国目前在地质方面的资金、人员配备,目前仅能排查10个县基本的地质灾害隐患。并且,有些排查仅仅是用卷尺做简单测量,精度、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有专家透露,虽然自1999年以来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但至今仍没有完全摸清整个版图的脾性。

而地质环境基础调查的薄弱直接导致很多地方对地质灾难缺少防范或防范时没对准“焦点”,酿成大祸。如今年6月的四川康定山体滑坡,当地严密监控着有暴发泥石流可能的河沟,却未料到沟对岸山坡100米高处,发生高位滑坡。而重庆武隆滑坡尽管在历史上曾两次发生滑坡,但地质专家把防范重点定成了崩塌,结果导致2009年当地又发生了第三次滑坡惨剧。 实现了精确排查,灾害预防还应重视群测群防机制。考虑到财力不足以及地质专业才人匮乏,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推行“群测群防”,充分发动广大民众的力量。时至今日,这个看似简单的“笨办法”、“土办法”却在多次重大灾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连一向在灾害防范方面走在前列的日本人也叹服不已。

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就是“群测群防”的经典案例。当时,地震专家将辽南作为地震重点监视地区,而当地大量参加地震预报工作的民众将动物异常、井水异常等地震前兆信息及时汇总、上报,帮助地震专家做出了准确预测。地震当日,辽宁省南部的百余万人撤离了他们的住宅和工作地点。在这场7.3级地震中,伤亡极小,创造了一个“奇迹”。

“群测群防”虽是落后技术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人力成本较高,今天基本很难做到,但偏信科技、缺乏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缺乏对重大气象变化和灾难预防知识的宣传推广,民众的防范意识严重不足等却成了今天一些地方的“通病”。今年6月贵州关岭突发特大山体滑坡,当地民众最初发现山上落石但未引起足够重视,最终酿成大祸。

此外,一些“灾害高发地”的搬迁问题也不容忽视。以舟曲为例,作为“大泄流坡”,这里是滑坡、泥石流强烈发育区,历史上曾数次爆发泥石流。连专家也承认,“除了搬走,没有别的好办法。”但考虑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的搬迁成本、安置费用,舟曲县只能作罢。类似的情况还有四川的北川县。这个在汶川大地震中饱尝伤痛的县城曾三次动了搬迁念头,均因阻力重重宣告流产。直到灾难发生后,县城成为一片废墟,才不得不迁址。在对待“灾害高发地”的搬迁问题上,当局能否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值得关注。

灾害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人说,汶川地震使中国在抗震经验、地震预防及相关普及教育方面突飞猛进,而舟曲一定也会使中国对包括泥石流在内的多种地质灾害的预防有所推进,这既是人们的美好期待,更是对当局的鞭策

台风来袭沈阳停课最新消息辽宁多地区停课

你以为最近沈阳的雨就没停过?其实跟浙江最近的李奇马也有关系。最近一段时间,沈阳的风波不断扩大。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能出去呢?想必这也是沈阳学生现在最关心的吧!最新消息,沈阳市8月11日下午发布停课消息。

8月11日下午,沈阳市教育局下发停课通知

沈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沈阳市教育局联合发布通知(简称《通知》),

要求系统各单位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

各区县(市)教育局立即通知辖区内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于8月11日至14日停课。正在上课的培训机构将于11日14:00停课,并联系学生家长接孩子。

沈阳

8月11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县(市)教育局立即通知辖区内民办教育培训机构8月11日至14日停课。正在上课的培训机构将于今日14时停课,并联系学生家长接孩子。要组成专门工作组进行监督检查,做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鞍山

8月11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8月12日、13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停课2天。同时,停止一切针对青少年学生(儿童)的军事训练、研究、对外交流培训、户外拓展、夏令营等活动。

辽宁多个地区已经下发教育机构、幼儿园停课通知

鞍山教育局

大连市教育局

大连市教育局昨日发出紧急停课通知,要求全市校外培训机构8月11日、12日停课两天,全市幼儿园8月12日停课一天。同时,停止辖区青少年学生儿童对外交流培训、户外拓展、夏令营等一切活动。8月13日及以后的安排将根据天气预报而定。

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10日也发出通知,要求各旅游景点于8月10日17时前清理关闭,停止包括海岛游在内的一切户外集会和活动。

辽宁等地强降雨

8月10日16时至8月11日7时,全省1561个气象站出现1501次降水,平均降水量9.4毫米,沈阳、大连、鞍山、阜新、辽阳9个气象站出现50-100毫米降水,沈阳、大连、鞍山、本溪、锦州、营口、阜新、辽阳、朝阳、盘锦、葫芦岛114个气象站出现25-50毫米降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鞍山市千山区宁远镇,为95.1mm,最大小时降水量出现在鞍山市千山区宁远镇,为71.8mm。

目前,我省主要河流水势平稳,但暴雨中心区部分中小河流有上涨趋势。截至8月11日8时,全省30座大型水库总蓄水量40.66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多蓄水3.36亿立方米。30座大型水库无汛限。

截至目前,强降雨已影响大连、朝阳等地。据省应急厅初步统计,769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73.3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53.3公顷,绝收面积12.7公顷。2间房屋倒塌,10间房屋一般损坏,无人员伤亡报告。

8月11日起,台风“利奇马”开始影响辽宁,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大连市8个气象站出现暴雨。预计11日至12日夜间、13日至14日夜间是强降雨的主要时段,期间雨量大,风力强。最大小时雨强可达60至80毫米,11日至15日最大降水量可达250至450毫米。海岸的阵风

预计11日夜间到12日白天,大连、丹东、葫芦岛、岫岩、锦州、凌海、抚顺、本溪、营口、辽阳、盘锦、沈阳、辽中、鞍山、泰安、海城、北镇、易县、黑山、朝阳、喀左、凌源有大到暴雨,局部地方有大暴雨。最高气温大连、鞍山、本溪、丹东、辽阳26至29,其他地区22至25。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阜新、朝阳、葫芦岛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阜新地区有暴雨,其他地区有中到大雨。

地震能预测吗?预报

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3、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4、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样。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5、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我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刂疲?芏匀嘶蚨?⒅参镌斐刹煌?潭鹊奈:Α?

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地光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1分钟左右。如海城地震,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6、地气异常

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7、地动异常

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地震时地面剧烈振动,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地震尚未发生之前,有时感到地面也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最为显著的地动异常出现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之前,从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丹东、宽甸、凤城、沈阳、岫岩等地出现过17次地动。

8、地鼓异常

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约半年,甘孜县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

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裂缝、地陷等。

9、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几天,唐山及其邻区很多收音机失灵,声音忽大忽小,时有时无,调频不准,有时连续出现噪音。同样是唐山地震前,市内有人见到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北京有人睡前关闭了日光灯,但灯仍亮着不息。

电磁异常还包括一些电机设备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异常、无线电厂受干扰、电子闹钟失灵等。

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举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 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剌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要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政府或地震部门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真相。

(2)地震的微观异常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异常称为地震的微观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 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 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定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高清翡翠台的节目详情

高清翡翠台于2007年12月10日起试播,每日不停滚动播放两小时的高清宣传片段。2007年12月29日,高清翡翠台与原有的模拟广播频道翡翠台,同步试播外购**《爱君如梦》。

高清翡翠台主要播放无线电视制作的剧集、综艺节目、纪录片、新闻,以及外购纪录片、剧集等,绝大多数皆以1080i全高清制作。启播初期,每天放映最少4小时以高清摄制的自制或外购节目,而其余非高清制作的节目、广告以增线技术(upscaling)提升至1080i放映;而2008年下半年,有超过75%的时间以全高清放映。

高清翡翠台在大部分黄金时段,与翡翠台同步广播,而全日同步广播时间为最少4小时。深夜时段则多数安排重播当日的高清节目或部分翡翠台的节目(如:《今日VIP》、《东张西望》及处境剧集)。

无线新闻于2008年7月13日改为16:9标清拍摄及播放,并计划在北京奥运后提供高清新闻报道。2009年2月2日起,《晚间新闻》改为16:9高清拍摄及播放,并改于23:00播映,全长约35分钟,在翡翠台、高清翡翠台、互动新闻台及无线新闻台作四台联播,取代高清翡翠台原时段的《11点财经及新闻报道》;而大部份新闻报道亦已陆续改为高清制作。8月17日起,高清翡翠台不再于星期一至五与翡翠台联播《六点半新闻报道》,以《七点新闻报道》代替。

一般而言,休台时间为逢星期一凌晨5时05分的节目播放完毕后至早上6时正,期间会播放16:9高清测色板。(但电子节目表及官方网页上的节目表均不会显示休台时段,并会将该段时间计入休台前节目长度内。)

2007年12月31日19时,高清翡翠台正式启播,并联同亚洲电视联播《数码电视新纪元》开播典礼,当晚19时30分播出首个全高清自制节目《东张西望》,其后是一小时加长版的TVB自制电视剧《同事三分亲》[2],紧接的是《翡翠高清首映礼》、《奥海城全城狂欢迈向2008》,以及《「幻彩咏香江」除夕倒数》,以上节目皆采用全高清,未有透过增线技术下放映,除了《东张西望》的部分采访片段,因高清摄录器材不足,只能以旧有的标清摄录器材拍摄片段内容。

另外,香港首部以高清播映的外购**,为高清翡翠台于2008年1月1日早上播映的《天下无贼》(与翡翠台同步播映)。

这条高清频道主要播放无线电视制作的高清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以及外购纪录片、外购电视剧等。在启播首晩,无线电视制作大型节目及晚宴,并以高清放映。在初期播放期间,每天将不少于4小时放映真正以高清摄制的自制或外购节目,而其余时间将以增线技术,将原本不是高清解像度的节目提升至1080i放映;而2008年下半年,将会有超过75%的时间以全高清放映。

这条频道在每日的大部分黄金时段,将与翡翠台同步广播;而在5时至7时,及11时后等时段,将以高清及经过增线的技术播放其他节目。

与翡翠台同步 逢星期一至五 11:35至11:40(《新闻提要》) 13:00至13:15(《午间新闻》及《瞬间看地球》) 15:18至15:20(《新闻提要》) 19:30至23:45(黄金时段节目、《晚间新闻》、《新闻档案》、《天气报告》及《瞬间看地球》) 逢星期六至日 13:00至13:15(《午间新闻》及《瞬间看地球》) 18:30至19:00(《六点半新闻报道》及《天气报告》) 20:00至23:00、23:30或23:45(黄金时段节目)(视乎节目长度而定) 特点 大部份高清节目播放时,右下角出现红色“hd”标志(2012年12月起改为紫色“HD”标志,并只于逢星期一至五20时半至22时半节目内显示)。

2008年11月期间,为配合台庆,加上“Tvbuddy”跳出的动画,其后沿用至2012年11月。(2012年10月因为南丫岛撞船事故,无线电视将Tvbuddy的动画效果转换成普通圆形水滴图示的动画效果。) 《创富坊》时段,显示旧版“hd”标志 新闻时段不显示任何“hd”标志 与翡翠台分途广播期间: 节目开始时在右上角的频道识别会转出“hdJ”的字样数秒(星期一至五早上6时节目及新闻时段除外)。 星期六、日13时15分至18时的异步节目于播映末段时,在画面左上方显示下一播映节目(J2每日黄金时段亦有同样安排)。 有时为填补上一节目过早完结的空档,会在下一节目之前播放间场节目,如《乐韵名城》、《寻珍宝》、《设计经典》、《甜美时光》、《艺食坊》、《最美中国》、最近播放电视剧的主题曲或《劲歌推介》。 节目特色

大部份高清节目播放时,右下角出现红色“hd”标志。

2008年11月起,为配合台庆,加上“tvbuddy”跳出的动画,一直沿用。

2012年10月,香港发生南丫岛撞船事件,恢复2008年11月前的普通标志出现的动画。

2012年12月起,改用紫色“HD”标志,并仅在星期一至五20:30~22:30显示。

——《创富坊》时段,显示旧版“hd”标志

——新闻时段不显示任何“hd”标志

与翡翠台分途广播期间:

节目开始时在右上角的频道识别会转出“hdJ”的字样数秒(星期一至五早上六时至六时半、交易现场节目及新闻时段除外)。

星期六、日13时至18时的异步节目于播映末段时,在画面左上方显示下一播映节目。

在节目和广告时段之间播放《寻珍宝》、《经典设计》或最近播放电视剧的主题曲。

节目更新

节目于2009年2月2日起,播出时间改为星期一到星期五23:00,节目内容比以前详细以及更富有趣味性,紧接23:40会播出全新的节目天气报告,与六点半新闻报道播完后的天气预报有所不同。

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

到目前为止,只能预测不能预报。

“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区别在哪?

在地震学界,“地震预测”主要是地震部门利用现有地震仪器和监测手段,采集,记录提取地震异常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作出的科学预测,一般用于表示对地震的长期形势进行判断——比如尼泊尔坐落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带上,那么长期来看这里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当然更大,这也符合大家看到有文章说有科学家预测尼泊尔将发生大地震的说法;“地震预报”(prediction)则用来表示对中短期甚至是即将发生的地震发出警报。我们通常所关心的,其实就是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希望预报发出后,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及时逃生。1966年以来,我国虽然在海城地震、松潘地震等取得了有减灾实效的成功预报地震的例子,但地震预报仍是尚未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各国仍在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中,能做出预报的地震仍占少数。在当前尚未攻克地震预报难关的情况下,地震预报只能预测出一段时间内、一定区域发生一定震级的地震,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都说得非常准确的地震预报非常可能是谣言。

为什么不做地震预报,就像做天气预报一样?

我们习惯向地震频发的日本学习先进技术,但是你知道吗,日本已经放弃放弃地震预报幻想回到防灾现实,很重要的原因是地震预报很难做到。地震预报之难其实来源于人们对地震缺乏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称,地震预报存在三大困难:

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迄今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12公里,和地球平均半径6370公里相比还是“皮毛”,还是解决不了直接对震源进行观测的问题。

学界对地震的描述还停留在李四光给下的定性表述“当地下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但是并没有量的表述。也就是说,并不知道能量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引发地震。地震的临界点是聚集多少能量,短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也没有理论支撑,地震科学家们把这种现状形象地比喻为还处于对地球了解的婴儿时期。而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看来,地震发生机理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无法钻入地底下一查究竟,正如上天易入地难。

二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迄今对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仍然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总结研究阶段,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

三是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密切相关。